消委會調查五款廣告電話攔截App,有兩款會公開私人資料。 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消委會調查5款垃圾電話攔截程式,有兩款會將用戶及其通訊錄資料供他人搜索,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在一檔電台節目中表示,消費者要留意是否需要下載這些程式,如下載程式亦要留意條款。

黃鳳嫺說,有一些屬於付費計劃,不是移除程式便可除消計劃,而是要去程式商店作出取消,亦有消費者登記個別程式時,要提供8項個人資料,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及電郵地址等。她質疑如果是電話欄截程式,是否需要取得這麼多的個人資料,消委會並無收到相關投訴,相信是因為消費者根本不知道這些情況。

消委會的調查又發現,有一款程式在存取用戶通訊錄後,會自動將所有聯絡人的資料上載和整合到商戶的資料庫內,供其他用戶「反向搜索」。至於能否防範或找出哪人上載了電話號碼,黃鳳嫺說,消委會在今次實試中亦找不到,如消費者擔心電話被上載,可以透過電郵方式到程式的官網,按程序要求取消他的名字及電話號碼。但如有其他人,例如他的朋友使用這個程式,他的電話號碼亦有機會再被上載至資料庫,因此沒完沒了,難以移除號碼。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