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移除壓在「達利」號船體之上的一段巴爾的摩大橋殘骸,美國馬里蘭州於13日對其進行了爆破拆除。然而,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6日報道,在爆破發生時,仍有21名船員受困在船上,其中包括20名印度裔和1名斯里蘭卡裔。

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橋3月26日凌晨因船隻撞擊坍塌,造成人員及車輛落水。(資料圖片)

報道稱,萬噸巨輪「達利」號3月26日因斷電失控、徑直撞上了馬里蘭州帕塔普斯科河面上的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橋,將大橋攔腰截斷,這起駭人的事故造成了6人死亡。事發後,美國政府開闢臨時航道、清理現場,並着手對事故展開調查。然而,撞橋事件已過去7周,21名外籍船員至今仍留在船上、形同軟禁。他們不僅被沒收手機、限制自由,即便是在「炸橋」之時都不被獲准離船,其人權現狀令人擔憂,引發輿論關注。BBC稱,這些船員無法離船的原因是受到了簽證限制,美國官方也沒給他們簽發上岸通行證,他們還要接受聯邦調查局和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盤查。

在船上滯留期間,船員們很大程度上需要仰仗附近社區與好心人的救濟,有人為他們供應印度特色小吃和手工縫製的被褥。事故調查期間,船員們被聯邦執法人員沒收了手機,與外界聯絡受限。雖然「達利」號所屬的船舶管理公司——新加坡Synergy海事集團為他們配發了新機,但據知情者反映這種「裸機」缺少很多重要個人數據與核心功能。巴爾的摩國際海員中心負責人梅西克說,「被困在船上的人無法使用在線銀行,沒法給家裏打錢,也聯繫不了他人,說白了就是被孤立了」。

國際航海家聯合會總裁韓德爾批評道,無論這場事故的調查需要持續多久,船員們的權益都不應受到侵犯。船員們的困境也引發新加坡兩家行業工會的密切關注。據兩家工會獲悉,受困船員情緒低落、精神緊張,很多人生怕為撞橋事故擔責,而一眾船員目前最為關心的仍然是何時才能回家。對此Synergy海事集團發言人威爾遜表示,出於事故調查需要,船運公司方面也無法確定船員們下一步的日程安排,畢竟「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這條船」。梅西克推測,這些船員可能會獲准上岸,但單次的離船人數可能會被限制在5人。

「3·26」事故的善後工作尚且「遙遙無期」,美國得克薩斯州15日再現撞橋事故,導致該船燃油洩漏,橋樑受損,事發橋樑是通往加爾維斯頓北部鵜鶘島的唯一陸路通道。其實在「3·26」事故過後,美國的橋樑基建老化、不適應現代水路運輸等問題越發受到各界重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美國聯邦政府及土木工程師學會等機構意見稱,全美平均每13座橋樑中就有1座屬於「危橋」,多達1.7萬座橋樑有可能「一撞就倒」。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