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廣東交通集團發布消息,深中通道項目全線瀝青路面施工完成,為項目6月具備通車條件奠定堅實基礎。目前,深中通道正全力衝刺機電及通訊設備的聯調聯試、交安標識標線、房建等剩餘工程施工,計劃6月完成交工驗收並具備通車條件。

圖為深中通道路面瀝青攤舖現場。(中新社)

據中山日報報道,深中通道鋼橋面鋪裝施工總面積達38萬平方米,相當於53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環氧類鋼橋面鋪裝工程。據介紹,在2023年1月19日、3月12日、11月1日,項目曾經三次刷新單日熱拌環氧瀝青鋼橋面鋪裝施工面積的世界紀錄。

5月16日,廣東中山,深中通道西人工島建設現場。(中新社)

「深中通道的橋面需要克服一系列海洋環境的挑戰。」深中通道路面工程管理小組工程師金志堅表示,包括主跨1666米的伶仃洋大橋在內,深中通道橋樑工程處於海洋環境,面臨高溫、高濕、高鹽,多突發極端天氣等不利氣候條件,疊加重載交通等因素。作為瀝青材料研發及供應單位,廣州新粵瀝青有限公司和廣東新粵佳富瀝青有限公司為深中通道量身定制改性瀝青。「改性瀝青鋪築的瀝青路面,高溫不軟化,低溫不開裂,行車舒適更安全。」廣東新粵佳富瀝青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王顯華介紹。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4月17日晚完成動靜載試驗。(香港文匯報資料圖片)

此外,5月13日,中山至開平高速公路橫門互通至寶裕(樞紐)段通過交工驗收,預計5月底具備通車條件。加上已於2023年1月12日建成通車的中開高速江門段,直接對接深中通道的中開高速,將實現深圳、中山、台山快速連接。

入選2023年中國十大海洋科技進展

據深圳商報報道,近日,中國海洋學會聯合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中國航海學會、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評選出2023年中國十大海洋科技進展(排名不分先後)。其中,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主線貫通入選。

這是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東塔及西人工島。(新華社資料圖片)

2023年11月28日,正在建設的國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主線貫通,項目建設取得重要進展,距離2024年建成通車更近一步。深中通道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橫跨珠江口東西兩岸,路線起自廣深沿江高速機場互通立交,東接機荷高速,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馬鞍島登陸,與在建的中開高速對接,路線全長約24公里,採用雙向八車道,設計速度按照100公里/小時高速公路技術標準建設。

項目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世界級跨海集群工程,工程建設條件異常複雜、綜合技術難度非常高。其中伶仃洋大橋為主跨1666米海中特大跨徑懸索橋,是世界最高海中大橋、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懸索橋。大橋橋面高91米,通航凈空達到76.5米,是世界通航凈空高度最高的大橋,能夠滿足3萬標箱集裝箱船、30萬噸級油輪、22.5萬噸級豪華郵輪通航需求。沉管隧道創新採用了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新結構,是目前世界最長、最寬的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在設計理論、製造工藝、新型材料、大型裝備和最終接頭等方面取得了多項原始創新,有力推動了我國沉管隧道建設技術進步。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