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由香港復康力量中樂團主辦的大型音樂會「傷健同心樂韻情2024慈善音樂會」將於5月14日晚七點半在尖沙咀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為香港復康力量籌款。這場慈善音樂會的節目精彩紛呈,百花齊放,不僅是一次音樂盛宴,更是一個展現社會包容力量的平台。通過音樂會希望引起更多人對殘疾人士的關注及支持,共同促進社會的進步與共融。

當晚演出曲目豐富,包括合奏曲《粵聲鑼鼓》,由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林賢輝教授編曲,是首次在香港公開演出。

《帝女花序言-雙仙謫記》由廖寶珠老師(也是中樂團團員)編劇、撰曲、編導及編舞,嘗試以短短的舞台演出及《妝台秋思》的旋律,作序言講述唐滌生先生著名作品《帝女花》的故事,當中涵蓋了《樹盟》、《香刧》、《乞屍》、《庵遇》、《上表》、《香夭》等情節。節目的音樂拍和及粵曲演唱分別由中樂團粵曲拍和組及粵曲組學員負責,傷健同樂齊玩粵曲;而表演者是單凱怡和單凱恩兩位小朋友及輪椅舞舞蹈員黃和洲先生和鍾少瓊女士。此乃首次以輪椅舞嶄新形式演繹粵劇作品。

中國輪椅舞組演出《身韻》:是林慧恩老師再次為輪椅舞舞蹈員精心編排的中國舞,學員將為大家獻上以柔美為主的「徒手身韻」,以及剛陽十足的「劍舞」。今次加入幾位健全舞蹈員傷健共融合作演出。

其他節目有:中樂團合奏多首樂曲,包括《龍韻心輝》、《貨郎擔》、《茉莉花》和《花好月圓》。

《龍騰虎躍》:由梁正傑老師帶領中樂團鼓隊演出。合唱團演唱《向雲端》和《遲來的春天、梨花又開放》,由王順利老師指揮。王老師將獻唱《瑪依拉變奏曲》。

其中一節目《春江花月夜》(選段):由李志雄香港演藝中心的老師帶領琵琶班同學演奏,以古箏及其他樂器伴奏。李志雄老師將帶領10個琵琶學生彈奏《春江花月夜》,徐惠芬演唱《綠島小夜曲》等,

這天記者走進鰂魚涌一座簡陋的工廈裏,傳來陣陣琵琶聲。只見十數位人士抱着琵琶在練習,走近一看,竟然有數位是坐着輪椅或撐扶着拐杖的殘殘疾人士正在專注地彈琴,他們在李志雄老師的輔導下彈的是古曲《春江花月夜》。有點不可思議了!李志雄老師表示在芸芸中國樂器中,琵琶算是最難學習的一種樂器,所以有「千日琵琶百日箏」這種講法。帶着疑問經香港復康力量中樂團許慧儀團長介紹:這群熱愛中樂的朋友正是「香港復康力量中樂團」的成員,他們期望通過學習中樂,增強自信心,活出快樂人生。他們在老師細心教導下,每逢周五在這此練習,現在經已掌握了琵琶的一些基本技巧並在5月14日晚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首次登上舞台,一展才藝,令人想起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一班坐着輪椅或撐扶着拐杖的殘殘疾人士能夠在此亞洲最壯觀的音樂殿堂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表演,值得大家支持和鼓掌。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