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4日起對中國進行訪問。在他出發前,美方就放話稱,布林肯訪華期間將就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問題表達關切。但凡了解基本經濟學常識的人,都會覺得這一論調不值一駁。然而一段時間以來美方頻頻炒作「產能過剩」問題,並將此作為對華「經濟認知戰」的最新工具,那就有必要辨析辨析。

首先,美方一些人將產能與國際貿易掛鈎,認為出口產品多了就是產能過剩了。這裏面存在一個謬誤:把產品出口跟「產能過剩」畫等號,不符合經濟常識,也違背了全球化發展趨勢。

在全球高度分工的經濟體系裏,產出和需求不能限定在某個國家或地區。從各國實踐來看,某個行業的產能大於國內需求是普遍現象,出口因而很正常。像美國生產的芯片、德國生產的汽車80%都用於出口,波音、空客生產的客機也大量出口。如果按照美方一些人的邏輯,人們就會像瑞士《新蘇黎世報》一樣發出疑問:「西方向亞洲的出口屬於產能過剩嗎?假如一個國家只為自己的市場進行生產,那麼貿易從何談起?」

或許是為了補上邏輯漏洞,美方一些人又給了一個說辭:中國的新能源產能也超出全球需求。真是這樣嗎?還是用數據說話: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要實現碳中和目標,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4500萬輛,光伏新增裝機需求將達820吉瓦,分別約是2022年的4.5倍和4倍。

可見,當前相關產能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對新能源產品的潛在需求巨大。作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場和設備製造國,中國的優質產能不是過剩了,而是世界急需。正如參加第13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的巴西採購商對《國際銳評》所說,中國好產品在巴西很受歡迎,中國提供綠色產能很有必要。

與此同時,美方的炒作違背了自己信奉的西方經濟學比較優勢理論。按照這一理論,如果一國能夠以更低成本生產某種產品,其他國家不應設置關稅壁壘,而是應該進口這一產品,同時出口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中國新能源產品之所以能形成比較優勢,靠的不是什麼政府補貼,而是企業自主創新、完備的產業鏈和供應鏈、超大規模市場以及豐富的人力資源等。美方與其攻擊中國新能源產品「扭曲全球市場」,不如放大自身的比較優勢。

除此之外,美方一些人還指責中國新能源產業衝擊美國企業和工人就業。這是他們的第四點謬誤,即「美國生病、中國吃藥」,意在 「甩鍋」推責。

彭博社網站近日援引全球風能理事會報告指出,在美國,風電場幾乎每個複雜部件的本地供應鏈都遇到瓶頸;在歐洲,同樣的短缺現象將在今明兩年開始蔓延。文章同時指出,只有在中國,供應鏈足以讓風能發展不出現減速。這個例子說明,美西方新能源產業發展存在自身問題。

再拿去年下半年美國汽車產業工人罷工來說,原因並不是中國向美國出口電動汽車,很大程度上是美國出台的《通脹削減法案》支持車企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導致傳統汽車製造工人面臨失業壓力。可見,「內病外治」是美國長期以來的慣用招數。

美國政府不乏像耶倫這樣的經濟專家,為何明知所謂「產能過剩」論調站不住腳仍大肆炒作呢?正如不少分析指出,這背後有「利益、選票、霸權」三個關鍵詞。

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前署長羅思義近日撰文指出,美國擔心在國際貿易中,自己越來越多的產品無法保持價值鏈高端地位。這道出了美方的經濟意圖——遏制打壓中國新興產業發展,為本國謀求更有利競爭地位和市場優勢。

從政治層面看,今年是美國大選年,美國領導人日前在大選關鍵州之一、以汽車為主導產業的密歇根州表態稱,將對中國的電動汽車採取措施。可見,美方此時拋出所謂「產能過剩」論,不過是保護主義的託詞,也把它當作拉攏選票、謀取私利的工具。

從更深層看,從當初針對中國傳統製造業,到現在打壓新能源產業,美國反覆炒作「產能過剩」的背後,反映出根深蒂固的零和思維以及一家獨大的霸權邏輯。換個角度看,這何嘗不是美式霸權衰落的映射?

美方一些人應該意識到,阻礙物美價優的中國新能源產品進入本國市場,不僅損害消費者利益,也會拖累全球綠色轉型和新興產業發展。他們有精力炮製虛假敘事,不如想辦法提升自身競爭力。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