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美國大學突然爆發騷亂,而且情況還在不斷升級。哥大、哈佛、耶魯等20多所知名大學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以表達對拜登政府在外交上偏袒以色列的不滿。有在美的留學生表示,抗議活動非常激烈。

據環球網援引美國《紐約郵報》報道,當地時間22日一早,身着防暴裝備的大批警察衝進耶魯大學康涅狄格校區。警察隨後逮捕了多名學生,並清理了抗議者聚集的廣場。該大學一名發言人證實,至少47名抗議者被戴上手銬,用車直接從校園被拉走。這些抗議者將面臨耶魯大學的紀律處分,甚至可能被停學。

而與此同時,今天早上,美國參議院以79比18的票數批准了眾議院通過的四項法案,此前眾議院共和黨領導人上周突然改變立場,允許就95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進行投票。該援助主要用於烏克蘭、以色列和印太地區,以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合作夥伴。

美國大學爆發騷亂

近日,美國大學頗不平靜,原因還是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最先發起抗議活動是哥倫比亞大學。4月17日,哥大數百名學生在校園內集會。抗議學生稱,這場活動由「巴勒斯坦學生正義團體」「猶太和平之聲」等120多個校園組織發起,是為了提高人們對「巴勒斯坦人民面臨種族滅絕和流離失所」狀況的認識。18日,校方以學生違反校規為由報警,警方進入校園驅散抗議的學生,並逮捕了100多人。

周二該校學生表示,他們要求「完全撤資」與以色列有關的任何事務、大學投資的財務透明度,以及對參加抗議活動的學生採取的任何紀律措施的特赦。學生組織者海馬尼·詹姆斯 (Khymani James) 表示,該組織正在通過法律談判代表與大學進行談判,但他拒絕透露談判細節。哥倫比亞大學官員周二警告稱,正在進行的營地活動違反了大學規定,但學校領導尚未給出紀律處分的具體細節。

當地時間周二,新墨西哥大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大學的學生、教職員工周一開始抗議以支持加沙,並以和平方式進行。聲明稱:「周二,我們新墨西哥大學社區的成員聚集在新墨西哥大學鴨池進行和平抗議」。

一些人帶來了帳篷和睡袋,這違反了學校政策,校園警察警告,如果不移走,就會被傳票或逮捕。聲明稱:「警方整個晚上都在監視局勢,沒有發生任何事件,並在午夜左右通知那些留下來的人,他們的帳篷需要拆除,否則將被傳喚。」「帳篷最終被拆除,一些人留在鴨池裏。」

截至周二,鴨池裏大約有十幾個人,他們舉着橫幅和椅子,但沒有帳篷,學校將繼續監測情況。聲明稱:「學校感謝我們整個社區為抗議活動進行建模,既維護言論自由,又確保為每個人提供安全和富有成效的校園環境。」

而哈佛校園已關閉,與該大學有關的人員需要獲得許可才能進入該地區。同樣在加利福尼亞州,阿克塔公立大學加州理工洪堡分校的校園在親巴勒斯坦抗議者佔領校園建築後被關閉。在明尼蘇達大學聖保羅分校,警方以違反大學政策和非法侵入法為由,要求警方採取行動,隨後清理了一個營地。

據路透社消息,自上周五以來,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紐約大學和其他學校的數百名學生和其他人被捕。在新的營地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這所學校在20世紀60年代因其學生活動而聞名)的學生搭建了帳篷,聲援其他學校的抗議者。

美國政界的反應

通過此次事件,其實也可以看到美國政界的一些特點:一旦形成多數意見,在這裏就聽不到「異見者」的聲音。他們或被掩蓋,或被排擠。

對於抗議活動,普遍是批評。包括美國國會的知名共和黨議員,加大了對至少部分抗議者的反猶太主義和騷擾的指控。

據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辦公室稱,他將於周三在哥倫比亞大學會見猶太學生,並就「美國大學校園中令人不安的惡毒反猶太主義抬頭」發表講話。

美國總統拜登稱:「最近幾天出現針對猶太人的騷擾和暴力言論,這種公然的反猶主義應受譴責,也是危險的,它在大學校園或美國的任何地方都絕對沒有立足之地。」

紐約市長亞當斯在社交平台X上發文稱,對大學生的抗議感到「震驚和厭惡」,稱紐約警方「將毫不猶豫地逮捕任何違法者」。

美國參議員湯姆·科頓和喬什·霍利22日甚至呼籲拜登派遣國民警衛隊前往這些大學。

重磅法案通過

值得注意的是,當地時間周二,美國參議院在兩黨廣泛支持下通過了拖延已久的950億美元一攬子計劃。最終投票結果為79-18。15名共和黨人和3名民主黨人投票反對該法案。48名民主黨人和31名共和黨人投票支持該法案。

該法案接下來將提交總統拜登簽署成為法律。該法案的通過對美國總統、國會民主黨人和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來說是一次重大勝利,儘管黨內右翼對基輔的支持日益惡化,但麥康奈爾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向烏克蘭提供援助。拜登表示,明天我將簽署援助法案成為法律。

該計劃將為烏克蘭提供近610億美元的援助,為以色列提供超過260億美元的援助,為印度-太平洋地區提供超過80億美元的援助。前三項法案與參議院今年早些時候通過的一攬子計劃非常相似,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最初拒絕將其提交眾議院。第四項法案加大了對俄羅斯資產的制裁力度。

(來源: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