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淖文(中)、譚輝智(左)和顏米羔分奪冠、亞、季寶座。(記者彭子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梁靜儀 吳文釗)無綫歌唱真人騷《中年好聲音2登峯之戰》昨晚舉行,由古淖文奪得冠軍,賽前大熱譚輝智屈居亞軍,他同時奪得「觀眾最愛好聲音大獎」,而賽前捲入「買粉絲」事件的顏米羔則奪得季軍,賽果合理,冠軍得主更可得到價值40多萬的鑽石咪一支。

《中年好聲音2登峯之戰》於將軍。澳電視城舉行,由車婉婉、許文軒擔任主持,評審陣容方面,除了有5位固定評審肥媽、伍仲衡、張佳添、周國豐和陳慧嫻外,還有楊千嬅加入評審之列,而「第7位」評審是全球觀眾,觀眾可透過網上投票選出心水選手。楊千嬅未有接受訪問,不過她接受司儀車婉婉問到評審準則時就表示,會用今晚Live整體演出作為基礎,認為評分不是建基於評審身上,所以7位選手要盡量做自己,做好感情發揮。

當晚由「台灣金曲天后」蔡琴擔任表演嘉賓,獻唱金曲《你的眼神》國、粵語版。蔡琴表示已有八年未有來港,今次會逗留四日,除了宣傳五月底於紅館舉行的個人演唱會,並順道做《中年2》表演嘉賓。她又稱記得當年來電視城還未興建好,有朋友帶她來參觀,估不到再來已是這麼多年後,笑言電視城都開始變舊。

談到五月底的騷,她表示今次好感動,因主辦商前後三次邀請開騷,但之前因為疫情關係,而她的立場是最緊要大家健康,她才放心開騷,自己從來不急於做騷,而疫情就好像將世界分開了,她好明白時下年青人有自己喜好的音樂,但都認為一些經典的歌,好適合老少咸宜去聽。她謂之前參加音樂節,最意想不到的是最大的歌迷只得21歲,大部份都是十來歲的青少年。她又稱今次再開騷好大感受,因以往開騷媽咪都入場戲,而今次因為媽咪年紀大已不可出門,所以感到好難過,提醒大家愛要及時。問到此行來港會否四齣觀眾及品嘗美食?她笑說:「我唔敢放肆,因為做歌手要有職業道德,要上台表演,自己未來都不是一個美人,所以都想大家到時聽歌聽得舒服,及要做一點保護聲帶的功夫。」

評審之一的伍仲衡表示終於來到決賽,被問到是否仍會跟據參賽者唱歌表現有否穿透力,盲會否毒舌評語時,他笑說:「今晚唔會啦,入得決賽個個都有返咁上下水準,今晚係睇邊個最有做明星嘅潛質。」提到他撐千嬅一事,他自言躺着也中槍,因之前有朋友傳了張相是關於千嬅被網民她不夠資格做評審,因她唱歌不夠的報道,結果拉埋他落水,引起音樂人周啟生都開口批評他。伍仲衡說:「由我細個懂事開始,全世界歌唱比賽嘅評判都唔係話一定唱歌好叻,好似香港為例,以往咁多歌唱比賽都搵顧家煇做主席評判,係咪煇哥唱歌好聽呢?唔係嘛,係煇哥對音樂嗰種能力,呢吋係常識,估唔到而家冇人知道,我亦無預料件事越鬧越大,鍾唔鍾一個人係每個人嘅選擇,但就唔好玩人身攻擊,因為攻擊人顯得個人修養有問題,自己唔會攻擊人,除非有人敢擊我才會返擊。」他又稱希望周先生身為前輩,要有前輩的氣量,不要去踩別人,又稱本身好欣賞對方的音樂,但做人的氣量就真的沒有。問到可怕事事件繼續發酵?他就說:「自己同周生真係河水不犯井水,即係你鍾意一個人唔使惡意中傷人,顯得個人好有問題。」說到昨晚應安排他與千嬅上台唱歌,他笑言自己收得很貴。

今季決賽賽制跟上季一樣,將分成兩個回合進行,首回合7強選手將各自演出慢歌、快歌各一首,綜合專業評審評分及觀眾投票後;第二回合,晉級選手將獻唱「自選必殺歌」。

7強選手安雅希、陳俞霏、黃劍文、譚輝智、古淖文、顏米羔和沈宗賢,經抽簽決定出場序,第一回合打頭陣出場的是過江龍沈宗賢,他選唱《別怕我傷心》得到70分,接着出場的大熱門顏米羔選唱《寂寞的男人》就獲得73分,之後的陳俞霏選唱《蜚蜚》,可惜大失水準唱錯歌詞,只得70分; 另一大熱門譚輝智唱的《想說》為他帶來76分,古淖文唱的《心仍是冷》74分、黃劍文唱的《三天兩夜》得到72分,安雅希的《但願人長久》得到74分。第一回合譚輝智暫時領先。

之後唱快歌分數則不公開,首先出場的沈宗賢,又跳又唱譚詠麟的《暴風女神Lorelei》,而顏米羔就挑戰陳奕迅的《衝口而出》,精彩演出獲陳慧嫻及伍仲衡給予最高分; 陳俞霏同樣挑戰陳奕迅的歌,她唱的《愛是懷疑》帶動全場氣氛跳住跳,輪到譚輝智跳唱張學友的《屈到病》、陳慧嫻笑他似上體育堂做體操;古淖文以魚網裝唱出《冬天裏的一把火》,一向走文青路線的黃劍文,一改形象唱吳國敬的《玩火》,肥媽指作晚他的沙聲把了他一把,壓軸出場的安雅希就跳唱鄭秀文的《眉飛色舞》。

之後公布三強得主,總分得171分的譚輝智、167分的古淖文及166分的顏米羔成功晉身三強,而整晚表現不俗的黃劍文,則以兩分之差未能晉身三強,而譚輝智更奪得「觀眾最愛好聲音大獎」,並由去屆得主龍婷頒獎。

最後三強歌手分別唱出四自選必殺歌,顏米羔唱出醜菲的《開到荼靡》,古淖文就唱英文歌《Feeling Good》,而最後出場的譚輝智就唱張天賦的《記憶棉》,最終古淖文以99分奪得冠軍,而譚輝智就以92分成為亞軍,得89分的顏米羔就得季軍。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