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毛麗娟)2月16日,OpenAI公司公布了其首個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同時展示了多個由Sora生成的最長時間達一分鐘的視頻,引起科技圈震動及各行各業討論。鋼鐵俠馬斯克對其發出「人類願賭服輸」的感嘆,360董事長周鴻禕也作出「Sora意味着AGI實現將從10年縮短到1年」的預判。新時代來臨了,Sora的出現,將人工智能推向了新高潮,並再一次讓人感知到AI的強大。

幾天前,蘋果CEO庫克宣布放棄研發汽車業務,All in生成式人工智能。因為就連庫克也必須承認,這是時代的大方向。

Sora發布後,有人可能會說,不要製造焦慮了,AI只是人製造出來的一種工具而已,這和人類製造石斧、箭矢、馬車一樣,只是對人類的增強,這樣的理解當然也沒有錯誤。只是,這一次AI的進化還真的有點不一樣。ChatGPT和Sora都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它取代的不是人的四肢,而是人的大腦,取代的是人最核心的部位。面對這樣一個時代,人應該怎麼辦?應該訓練哪些能力,才不至於被快速淘汰?

筆者認為,AI工具有多厲害,取決於你自己有多厲害。與其焦慮Sora等AI工具對工業時代各類工種所造成的大面積替代率,不如思考人的哪些能力是AI工具不可替代的、哪些能力是人與AI共處所必備的。

目前的生成式AI,仍然需要人類的操控。我們可以把生成式AI理解為「潘多拉魔盒」,需要念咒語(下達指令),才能施展魔法(生成我們想像的事物)。比如通過下達指令,可以創作一個微電影、設計出一個視頻廣告、創作一篇科幻小說、畫一幅莫奈的《蓮》、構建一個三維幾何空間......等等。這就要求人要有與AI直接交互的能力、下達指令的能力越準確,與AI交互的效果就越好。

其次,善於提問的能力。越會提問的人,和人工智能的交互能力會越強。沉迷與機器互動的新一代年輕人,往往忽略了現實社會的社交,也就是和人的交流。因此,學會與人交流、合作,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仍然是AI時代的必備素質。人與ChatGPT和Sora的交流,本身就是一個提問的過程,善於提問,往往能激發出ChatGPT和Sora的精彩回應。

第三是邏輯推理的能力。筆者認為,ChatGPT和Sora都不是萬能的,它無法直接給出你想要的答案。但它擁有強大的上下文理解能力,所以需要進行引導。通過一步步引導,AI工具會慢慢理解你的想法,最終給你一個趨近於準確和完美的答案。這種能力,就是反「碎片化」的邏輯推理的能力,它要求我們日常生活中多讀多看、進行深度思考。

第四,AI時代,想像力和創造力尤顯重要。無論是Sora和ChatGPT還是其他AI工具,都是人的創造力的產物。想像力是人類特有的能力,可以幫助人類構想出全新的事物場景,這也是目前Sora和ChatGPT這類生成式AI最渴望擁有的能力。即便強如Sora和ChatGPT,也只能基於已有的數據和算法來生成輸出,無法自主想像構思新的想法。創造力同樣重要,它可以幫助人類改進和發明新的東西。作為人類幾千年來賴以生存的競爭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可能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能力。

ChatGPT的橫空出世,讓世人驚訝於AI工具所擁有的龐大知識庫。筆者認為,在AI時代,一個人對知識的遷移能力直接關係到他的跨模能力。ChatGPT之所以被人認為強大,是因為能讓人感覺到它具有邏輯思考、知識遷移能力。Sora之所以令人震撼,是因為它在ChatGPT後引入了多模態(多種異構模態數據協同推理)。知識遷移能力是人類天才的一種特殊能力,越是遷移能力強,越是能成為頂尖的人物。

未來已來,以無人預料的速度,我們該如何「握緊手中的韁繩」與AI共存,是每一個專業領域工作者都需思考的話題。無需焦慮,也不必悲觀,當一個時代的技術向一個方向迅猛突進時,智慧和意志力完全可以召喚一種與之抗衡的反衝擊。

責任編輯: 孫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