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趙一存 北京報道)最高人民檢察院2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23年檢察機關「依法懲治網絡犯罪助力網絡空間綜合治理」典型案例。其中一件被告人因「隔空猥褻」獲刑8年半的案件備受關注。「網絡涉黃涉暴信息混雜、網絡侵害多發高發等問題嚴重威脅着廣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最高檢第九檢察廳廳長缐傑當日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去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涉嫌利用電信網絡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792人。檢察機關依法嚴懲利用網絡「隔空猥褻」未成年人犯罪。
上述案件顯示,被告人王某某為滿足個人性刺激,在某社交軟件上冒充未成年女性,通過軟件自動推薦匹配功能結識低齡未成年人,從中尋找出女性網友進行關注或打招呼,申請加入相關的學習群、作業群,騙取信任後以引誘、威脅等手段,要求被害人發送隱私部位照片供其觀看,共涉及全國15個省市的未成年被害人25名,其中不滿14周歲的兒童24名,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女性1名。經勘驗檢查,王某某手機中共保存涉案照片200餘張、視頻20餘段。
此案經審理認定,被告人王某某的犯罪行為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條規定,應當以強制猥褻罪或者猥褻兒童罪定罪處罰。2023年4月23日,江蘇省江陰市法院依法以猥褻兒童罪、強制猥褻罪判處王某某有期徒刑8年6個月。
「網絡涉黃涉暴信息混雜、網絡侵害多發高發等問題嚴重威脅着廣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缐傑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去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涉嫌利用電信網絡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792人。依法懲處利用網絡「隔空猥褻」未成年人犯罪。她指出,2023年最高法、最高檢出台司法解釋,明確對脅迫或者誘騙未成年人通過網絡視頻聊天,或者發送視頻、照片等方式,暴露身體隱私部位或者實施淫穢行為的,依照猥褻犯罪定罪量刑,對於情節惡劣的,依法加重處罰。
記者還從當日的發布會上了解到,當前網絡犯罪呈多發高發態勢。2023年1至11月,檢察機關共起訴各類網絡犯罪28萬人,同比上升35.5%,佔全部刑事犯罪的18.8%。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大幅增多。起訴利用電信網絡實施的詐騙犯罪同比上升63.5%。同時,為電騙提供人員、信息、技術、資金等幫助的犯罪活動持續增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