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薇、胡永愛)深港聯動在福田!一身運動服、一個雙肩包、一群小夥伴、一次徒步游……隨着跨境戶外徒步漸漸火熱,我們總能在雙向跨境通關客流中,看到一群手持登山棍的獨特身影。深圳人喜歡到香港遠足,其中不乏有蜚聲深港的麥理浩徑、風景秀美的鳳凰徑等,不僅配套設施完備,也保留了土路的原生態;而現在香港人也喜歡到深圳行山,在去年底福田區「五園連通」以後,梅林山公園-銀湖山公園-筆架山公園-中心公園-蓮花山公園的17公里行山路徑也成了深港兩地山友爭先打卡的新去處。

這個春季,在吃吃喝喝之餘,如果大家想保持住好身材,消耗一些卡路里,不妨也跟着山友們一起「行大運」,探索跨境戶外徒步的野趣。
香港麥理浩徑:聲名遠揚,十段各有千秋
有人說,香港的遠足文化始於麥理浩徑。作為香港建成最早的長途遠足徑,四十年間它見證了「郊野遠足」從舶來品發展到香港本土文化的過程。雖被歸類為「長途」遠足徑,但麥理浩徑100公里中,十個段落各有千秋:例如第一段經過的浪茄灣,第五段的獅子山,第六段的九龍水塘等,經過科學的規劃,沿途風景均能讓山友們心馳神往。
此前,麥理浩徑被《國家地理雜誌》譽為全球20個最佳徒步徑之一,在推薦中,《國家地理雜誌》如是說:「麥理浩經常有數百米下坡路,緊接着山顛邊緣的上坡路。走起來很不容易,絕不能只以公里數判斷其困難程度。」
走完麥理浩徑的全程,需要一些毅力。翻過二十多個山頭,如西灣山、馬鞍山、獅子山、大帽山等,最少也需要4日,「征服」它的難度系數甚高。但普通行山愛好者也能領略它的部分美好,如在風景最美的第一二段,一面瞭望香港儲水量最大的萬宜水庫,一面觀賞特色地貌六角柱石群;如果想稍微挑戰一下自己,則可徒步難度系數最高的第三四段,路途集合了上下山、碎石路、密林和長階梯,對體力是一大考驗;也有不少深圳年輕人,選擇徒步第二三段,既能看看美麗的風景,又能稍微挑戰一下自己的體能。
福田「五園連通」:呈現「山海連城,綠美深圳」美好願景
來深過大年,精彩在福田!無需奔波勞碌,就能一口氣逛5個公園!近日,鯤鵬徑一號橋的貫通成為深港戶外圈、市民關注的熱點,正是這座橋讓「五園連通」中最大的難點梅林山-銀湖山斷點得到縫合修復。

「五園連通」,即梅林山公園、銀湖山公園、筆架山公園、蓮花山公園、中心公園實現生態、無障礙的互聯互通、連片成網,這是深圳山海連城計劃中第一個落成的公園群項目,生動呈現出了深圳「山海連城,綠美深圳」的美好願景。
港人來到「五園」,在梅林山、銀湖山公園可以翻山越嶺,沉浸原生態山野風光;在蓮花山公園可以登高望遠、賞花觀鳥;在筆架山公園、中心公園可以與水為伴,欣賞福田河的風光……

值得關注的是,蓮花山和筆架山之間還有一座時尚的商業街區深業上城,穿過廊橋即能從鬱鬱葱葱的城市綠洲切換到熱鬧繁華的城市街區,享受在公園裏穿街過市。可以說,「五園連通」不僅讓公園與公園連通,更串聯起了公園與城市,自然與都市。
日前,在《徒步深圳——走讀深圳100條特色步道①》發布儀式上,深圳自然與歷史研究者南兆旭就表示,深圳也終於有了自己的「麥理浩徑」,它叫「鯤鵬徑」,「雖然我們比香港整整晚了45周年,但我們鯤鵬徑的長度200公里,比香港多了100公里!希望香港朋友一起來,把這個200公里走了它!」
如果這個假期,深港市民還在糾結玩什麼,不妨邁動雙腿,到對方家門口走一走,用腳步丈量城市的美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