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莊紫祥

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1月24日公布「三聯通、三便利」六項深化香港和內地金融合作的政策措施,體現了中央對香港金融發展的堅定支持。六項新措施可以進一步加強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實現跨境資金便利化,既可鞏固和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亦可促進兩地跨境營商、服務實體經濟,以及滿足跨境生活所需,對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繁榮經濟改善民生意義非凡。

此次推出的六項新措施包括,將「債券通」項下債券納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進一步開放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債券回購業務;發布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實施細則;在大灣區實施港澳居民購房支付便利化政策;擴大深港跨境徵信合作試點範圍;深化數字人民幣跨境試點。

六項政策措施中讓港澳廣大民眾最直接可感的一項「放寬」舉措,就是港澳居民在大灣區購房時,可以更便利地支付有關款項。根據《港澳居民購買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房產結算支付便利化業務指引》,港澳居民購買除深圳外的大灣區內地城市房產時,可從境外匯入人民幣或外幣購房款至境內貸款賬戶,用於償還境內按揭貸款,適用範圍為廣州、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8市的新建商品房及二手商品房。該《指引》將在今年2月26日實施。這項新措施回應了兩地居民和企業對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為兩地居民跨境零售消費提供創新的支付服務,便利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解決了港澳居民在內地生活投資的一些「痛點」,並通過跨境徵信合作,為兩地企業跨境融資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新措施更為香港金融業帶來新機遇,可增強香港在連接內地和國際市場上的獨特功能與角色。新措施完善了現有的「債券通」和「跨境理財通」機制,將增加對投資者的吸引力,進一步鞏固香港離岸人民幣樞紐地位,有助國家金融市場持續有序開放。新措施為更廣泛的境外投資者參與內地債券回購交易業務提供便利,同時進一步豐富人民幣流動性管理工具,拓寬人民幣資產擔保品屬性的應用空間,有助境外投資者更好配置優質人民幣資產。

我們相信隨着六項新措施的實施,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核心競爭力將進一步強化,香港將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着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增強興的動能,積極發揮國際金融中心作用,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實現金融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深圳政協委員、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會長、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基金會主席)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