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歷史,就是對歷史的背叛。」
一直以來,恐怖主義都是人類社會的頑疾,對所有國家和全人類構成挑戰。中國,尤其是中國新疆地區也是恐怖主義的受害者,長期面臨着恐怖主義的現實威脅。但在過去幾年,一些境外人士、媒體、智庫等無視歷史和現實,否認中國新疆真實發生的一系列暴恐案事件的性質,並藉機對中國的反恐怖主義和去極端化工作大肆攻擊抹黑。
本月18日,暨南大學傳播與邊疆治理研究院發布《中國新疆暴恐案事件親歷者口述歷史研究報告(第一輯):2012年葉城「2·28」暴力恐怖襲擊案》(以下簡稱「報告」),這是中國首個關注暴恐案事件受害者和親歷者口述史項目的第一部分。
該課題組負責人、暨南大學傳播與邊疆治理研究院院長鄭亮對記者表示,這份報告記錄了新疆暴恐案事件親歷者和受害者的聲音,反映了中國遭受的恐怖主義危害,以及反恐和去極端化工作的正當性。
為受害者發聲
「我本來不想說,但是又覺得非常有必要讓更多的人知道當年發生的事情,所以選擇講出來。」這段親歷者的話語被放大在報告其中一頁的正中間。鄭亮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自1990年至2016年年底,新疆發生數千起暴恐案事件,造成大量無辜群眾被害,數百名公安民警殉職,財產損失無法估算。不過,從整體上看,已有報道往往難以對受害者進行深入採訪,普通人在暴恐案事件中受到的創傷難以被外界所感知。「因此我們希望為受害者發聲。」鄭亮說。
2012年2月28日18時許,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幸福路步行街發生一起暴力恐怖襲擊事件。十幾年過去了,這一暴恐案帶來的傷害和陰影仍然影響很多受害者與親歷者,憤怒、遺憾、不甘等情緒難以隨着時間的流逝自然消除。
年輕的幸福路步行街糧油店工人吾不力卡斯木是這一暴恐案的遇害者之一,他的弟弟買買提·吐爾遜在報告中說,父親曾「整夜地以淚洗面」,當時年僅9歲的另一個弟弟因受到巨大打擊得了癲癇,吾不力卡斯木的3個孩子也受到影響。「這個事對我們家來說,就像是一把把軌道上跑的火車給拽出鐵軌一樣。」
報告還採訪了其他5名多民族親歷者和受害者家屬。作為一名在新疆出生與長大的學者,鄭亮說:「通過這項工作,我感受到強烈的創傷感。在他們回想、複述當時的經歷時,我就會被帶入那種情境裏,尤其是他們在給我展示一些傷口或者講到一些當年很難忘經歷的時候,我都有很強的代入感。」
報告提到,在近兩年的工作時間裏,一些親歷者要求對其身份保密,有的人因為個人原因拒絕接受訪談,有的在口述過程中中斷訪談,有的在訪談結束後要求退出課題並刪除有關記錄。「對於多數親歷者來說,多年後再回憶起當年的恐怖經歷是困難的。最終能夠前來進行口述的都是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並下定決心的。」報告寫道。
中國的反恐工作有着不容置疑的正當性
這份報告的記錄以及一系列真實發生的暴恐案事件證明,中國,尤其是新疆地區是恐怖主義的受害者,中國的反恐工作有着不容置疑的正當性。
在18日舉行的發布會上,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座教授劉賓表示,報告以大量確鑿翔實的親歷講述和歷史事實,無可辯駁地揭露了這一段時間內,中國新疆地區深受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這「三股勢力」的疊加破壞。恐怖襲擊事件頻繁發生,對各族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嚴重踐踏了人類的尊嚴和權利。然而,一段時間以來,境外一些媒體、智庫、政客罔顧事實,極力將新疆採取的反恐和去極端化措施政治化、標籤化、污名化,甚至宣稱新疆的行動「反人類」,構成「種族滅絕」。
劉賓表示,這份報告揭露了恐怖主義的累累罪行,有力批駁了反華分裂勢力肆意混淆是非、顛倒黑白,製造和傳播謠言,污名化新疆,妄圖「以疆制華」的種種反華讕言。這份報告同時也揭露了反華分裂勢力所謂「人權觀」的虛偽。
事實證明,所謂涉疆問題根本不是民族、宗教、人權問題,而是反暴恐、去極端化、反分裂問題。鄭亮對記者表示,境外一些人士和媒體經常帶着政治目的去編造一種敘事,即把這些暴恐案的加害者塑造成所謂「受害者」,卻對真正的受害者選擇性忽略,「但加害者就是加害者,不能把加害者美化為受害者,而忽視真正的受害者」。
報告表示:「過去二十多年中國新疆暴恐案事件的親歷者,都和我們一樣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唯一有所不同的是他們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遭遇無妄之災,人生軌跡由此改變或停止。這些親歷者沒有選擇的權利,因為所有的不幸和創傷都是恐怖分子強加的。」
鄭亮表示,通過課題組的工作,我們希望能給一些關注新疆、關注中國反恐和去極端化事業的人士提供一種事實性的素材,讓國際社會認識到中國與其他國家一樣,都遭受過恐怖主義的傷害,中國的反恐工作是絕對具有正當性的。
中國實踐是對國際反恐事業的貢獻
恐怖主義是人類社會的公敵,已成為阻礙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普遍人權的最嚴重挑戰之一。劉賓說,恐怖主義是吞噬文明的「毒瘤」,是國際社會應共同努力打擊的罪惡對象。恐怖勢力通過暴力破壞、恐嚇等手段肆意踐踏人權,殘害無辜生命,危害公共安全,製造社會恐慌,嚴重威脅的不只是中國,還有世界的和平與安寧。
鄭亮認為,受害者傾向於阻滯受傷的記憶,以免重新激起傷痛,但留住受害者的記憶對於激起人類內心深處良知、認識恐怖主義的危害具有重要意義。
截至目前,新疆已連續多年未發生暴恐案事件,如今的新疆安全、穩定、欣欣向榮。鄭亮表示,在工作過程中,課題組也深刻體會到,我國的反恐和去極端化工作讓人民免於受到暴恐的威脅。現在的新疆社會安定,這也讓當時的親歷者能逐漸從過去的經歷裏走出來,回歸正常生活。
不過,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形成和蔓延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剷除滋生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土壤,仍需做大量工作。鄭亮說,反恐和去極端化是一項長期艱巨任務,報告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隨時都有死灰復燃的可能性。
反恐怖主義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鄭亮說,中國新疆採取積極措施,借鑒其他國家的做法,依法推進反恐和去極端化工作,有效遏制了恐怖活動多發頻發的勢頭,最大限度保障了全疆2500多萬人民群眾的生存權、發展權、生命權、健康權等基本權利,是中國對國際反恐事業的重要貢獻。
(來源:環球時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