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芷珊)童年應該是快樂無憂的,然而香港有不少兒童因家庭變故、缺乏父母照顧而被迫離開家庭,香港900多個寄養家庭給這些孤苦孩子提供一個暫時的安樂窩。結婚6年的警員志sir夫婦正是其中一個愛心家庭,無生兒育女經驗的兩人,由餵奶換尿片到陪伴做功課,逾3年來照顧10名1歲到8歲的兒童,一路走來有苦有甜,他倆投入的心力和體力,換來是這些兒童的幸福,讓他們在未來的人生路上不忘那份陌生人給他們的父愛和母愛。

現駐守新界南總區的警署警長志sir,與妻子Isabel在2018年結婚。他說,以往執勤時曾處理過問題家庭案件,包括家暴或疏忽照顧,當看到涉事家庭居住環境一片凌亂,他為這些家庭的兒童感到痛心,因為實在難以想像兒童如何在這種環境下健康生活,「生長在問題家庭中的小朋友普遍也是缺乏照顧,如果能夠為他們提供一個安樂窩,在他們最無助的時刻感受到溫暖,我覺得非常有意義。」直至2020年,太太Isabel的工作受疫情影響而大幅減少,故萌生成為寄養家庭的想法,於是向丈夫提出建議。

「既然有這麽多小朋友沒有地方住,我們又有資源,又有能力,為什麼不讓那些有需要的小朋友住呢?」Isabel讀中學時曾幫助母親為有需要家庭託管兒童,因此有一定的體驗,她反問自己:「是不是一定要等到退休才做呢?可不可以早些開始做這件事呢?」之後她與丈夫分享想法後,兩人說做就做,開始蒐集相關資料,經過相關機構的培訓後踏上寄養家庭之路。

他們照顧的第一名小朋友就遇到挑戰。2020年12月5日,一名一歲大男嬰加入這家庭,志sir憶述這是一種新奇的體驗,但照顧嬰兒不是玩,男嬰晚上會嚎哭要吃奶,所以要經常半夜起床餵夜奶、換尿片,即使如此,Isabel認為,在兩個半月短暫相處的時光內,能夠見證一個孩子的成長是一件開心的體驗,「由看着他開始不太動、跟着開始學爬行,差不多到離開的時候已經識行,當然不是行得很好,但他開始懂得走幾步。」

就是這份見證生命蛻變的神奇經驗,使他們更熱衷投入寄養服務的行列。逾3年以來,先後照顧10名八歲以下的兒童,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有不同的需要,如果是在學兒童,兩人需要跟進其學業,當中最令夫婦印象深刻的是一名6歲女童,Isabel說,「因為她之前得不到很好的照顧,幾乎沒有正式上過學,所以讀書成績很差,考試成績都是個位數。」

眼見女童讀書非常吃力,Isabel於是跟她說,「這麽辛苦不如不要讀啦, 不要緊啦」,但是令Isabel想不到的是,女童並不是不喜歡讀書,而是以前可能沒有安全穩定的家庭環境,現在身處一個安穩的環境更渴望讀書,女童說:「姨姨唔好啦,我想同其他小朋友一樣,你教我啦。」Isabel深受感動,決定親自輔導女童,陪伴用Zoom上堂、做功課和溫習,然後再追補錯失的課程。最後,女童在考試中取到滿意分數,更榮獲學校進步獎,令Isabel深深感受到做「家長」的驕傲。

這名女童返回原生家庭後,家中再次出現問題,女童又一次回到志sir夫婦的安樂窩暫住,其間Isabel發現女童不適合就讀原來的小學,於是與其母親商量後,安排她轉讀另一間以活動教學為主的學校。Isabel說,「每一間學校教學模式不同,不是她原來的學校不好,而是不適合她。」最後女童適應新學校後,成績突飛猛進,全級排名第二,甚至擔任班長。

寄養家庭是這批兒童的避風港,但風浪過後,兒童通常會返回長期寄養家庭、家舍,或返回原生家庭居住,與志sir夫婦失去聯繫,雖然心有所牽,但Isabel說,「畢竟他們寄養在我們家時都處在一個艱難時候,他們不記得可能是件好事,所以也不想他們再回來。」丈夫志sir則說:「在小朋友在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出現就足夠了。」志sir表示,如果不是擔任寄養家長,單憑由媒體、新聞方面得到的資訊,難以體會寄養家庭對有需要的小朋友是多麽重要,希望香港有更多有條件的家庭伸出援手,讓愛和溫暖惠及有需要的兒童。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