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根據中國氣象局空間天氣中心監測,12月1日、2日,我國將可能出現地磁暴活動,其中12月1日可能發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預計地磁活動將延續到12月2日。在此影響之下,空間站可能因大氣拖拽造成軌道高度下降,衛星導航設備誤差增大,航空飛行將面臨通信環境變差和跨極區輻射的雙重風險,對於公眾,尤其是信鴿玩家和極光愛好者,未來幾天要時刻注意空間天氣信息。

什麼是地磁暴?

作為最典型的太陽爆發活動,一次日冕物質拋射過程能將數以億噸計的太陽物質以數百千米每秒的高速拋離太陽表面,不光是巨大質量與速度匯聚成的動能,它們還攜帶着太陽強大的磁場能,一旦命中地球,就會引發地磁場方向與大小的變化,即地磁暴。隨着磁暴活動的逐漸加強,地球高層大氣被不斷加熱,進而膨脹並擴散至更高的空間中,這給航天器在軌飛行製造了額外的阻力,產生類似拖拽的減速作用,降低航天器軌道高度,而高度的降低對應着更加稠密的大氣環境,會進一步帶來更大的飛行阻力,這樣就形成了飛行速度減慢——高度降低——阻力更大——進一步減速——高度更快降低的惡性循環,給航天器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

地磁暴帶來的也不全都是壞事,比如極光天象的發生。根據目前太陽黑子數變化情況來判斷未來太陽活動的勢頭,2024年仍然是太陽活動的高年。這就意味着至少在這個冬天裏,我國北方還有可能看到極光的可能性。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