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盧靜怡廣州報道)今日(1日),微信小程序教育公開課之香港保良局專場活動在廣州舉行。香港保良局屬下12所中小學校校長及老師專程前往微信總部,參加為期2天的系統課程,學習小程序編程。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校長胡國柱表示:「我覺得小程序編程可以和校園的STEAM課程有很好的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小程序也能夠作為香港和內地師生增進交流的媒介,大家可以對彼此有更深的了解。」

公開課現場,來自香港各所學校的校長老師們專注地上課,投入到教案講解、分組討論、知識回顧、分組實戰等環節。記者了解到,作為專為教學場景打造的編程工具,「微信小程序教育平台」也被微信團隊分享給保良局屬下的眾多教育工作者。該平台提供豐富教學管理功能及模版,可供師生快速上手。低年級學生可以輕鬆入門,製作屬於自己的小程序作品,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通過課程學習,掌握產品設計、代碼編寫等技能,開發更複雜實用的小程序。

「在工作坊中,不但可以直接學習一些技巧和教學的內容,更加重要的就是微信團隊跟我們分享的教學材料,是可以與香港的教學資料融合起來的。」 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校長呂恒森告訴本報,粵港澳三地都有不同的教學特點,在三方的教學交流中,可以取長補短。「這次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
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總經理張軍在開課儀式上表示,小程序每天被超6億人使用,其「開發低門檻」和「學以致用」的特性也為編程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此前,澳門培正中學的學生做的校園小賣部點餐小程序、校運會小程序就已投入使用。
騰訊集團大灣區公共事務部副總監郭晁霖表示,儘管小程序在內地已普及,但在港澳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他強調:「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平台讓香港學生深入了解內地創科發展,促進更多創意、點子、技術的交流。我們期待在這裏實現一個融合的平台。」
微信小程序生態負責人於洪瀟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微信小程序目前已經覆蓋了100多個行業。與大灣區的教育和創新領域的深度結合中,微信小程序能將多年技術積累和對用戶、行業的理解轉化為豐富的課程內容,使大灣區的學生和老師受益。除了教育領域外,於洪瀟透露,最近與香港企業溝通中發現,不少港企亦希望通過小程序為本地用戶提供服務。「涵蓋了衣食住行,甚至醫療等多個方面的小程序,能夠支持灣區企業和機構,為民眾提供更便捷、更優質的生活服務體驗。」
此外,微信還為率先應用小程序編程的學校舉辦了「小程序教育創新示範基地」授牌儀式,其中,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獲得授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