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藍松山)深水埗西是深水埗區議會下轄的選區,由寶麗、富昌、幸福、碧匯、荔枝角中、荔枝角南、美孚南、美孚中、美孚北、荔枝角北、元州、蘇屋等地區組成。今年的區議會選舉,深水埗西區共有4名候選人,包括何坤洲、鍾宇軒、黃永威、胡詩韻。他們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關注深水區區內社區設施、醫療服務、環境衛生、長者支援、青年發展等問題,期望解決每一件民生「小事」,提升居民生活質素,完善深水埗的海濱長廊及文創小店,為深水埗,乃至整個香港增添活力和色彩。

深水埗西1號候選人、現任深水埗區議員何坤洲

何坤洲倡擴大公私營醫療協作服務的範圍

完善區議會選舉制度後,每個區都較以前更大。深水埗西1號候選人、現任深水埗區議員何坤洲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現時選區範圍較大,部分選民對自己可能不太熟悉,因此每天都會到區內不同地方介紹自己參選的政綱,同時還會兼顧正在處理的民生事項。他坦言,「雖然辛苦,但可以為市民發揮自己的能力,無愧於市民的信任,亦非常值得。」他期望繼續解決每一件民生「小事」,並關注深水埗區交通擠塞、社區設施、醫療服務等民生問題。

何坤洲自2014年便開始接觸地區工作,至今已有9年。他介紹到,在選舉期間,自己一直仍會用空餘時間處理居民求助,希望無愧每一名市民對自己的信任。他提到,自己有一次接到市民求助,是蘇屋邨二期的一名公屋住戶,在入住1年後收到房屋署發出的遷出通知書。在了解後發現,原來該名住戶在入住前不小心填錯了入息資產方面的資料,在手足無措的情況下急忙向他求助。他在問清楚情況下,便陪同住戶到上訴委員會上訴,共同解釋該名住戶的情況,以及表達了居民對房屋政策及表格填寫並不熟悉。幸運的是,最終房屋署接受了住戶的解釋,認為並非刻意隱瞞,同意撤銷了遷出通知書。

「幸好該名住戶及時向我求助,能夠及時幫他解決問題,令我覺得地區服務是有價值的。」何坤洲表示,然而市民不懂得聽寫表格,或不十分了解政府政策,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特別對於基層家庭而言。深水埗的基層家庭數量非常多,接觸到政府政策福利的機會也很多,作為地區工作者,自己有責任協助政府推廣政策,同時協助市民了解政策和填寫表格,為每一名市民爭取到自己應有的福利,解決每一件民生「小事」,都是非常重要的。

他指出,完善社區設施,才能吸引更多市民出來活動,增添地區活力。現時深水埗區內多個單層體育館和社區會堂設施陳舊,未來可改建為多用途綜合體育館和文康設施,從而更有效利用土地資源,為區內居民增加活動場所。此外,還期望政府監督即將重建的長沙灣兼善里工程,包括新的市政大樓,相信可為區內增加更多社區設施,提升居民生活質素。

深水埗居民數量較大,因此需要有更完善的醫療配套。何坤洲建議,未來可增加地區專科及普通科公營服務的名額,並擴大公私營醫療協作服務的範圍,以縮短診症的輪候時間,同時期望制定公營牙科服務發展藍圖及時間表,逐步發展為市民提供全面的牙科服務。

深水埗西2號候選人鍾宇軒

鍾宇軒:繼續重點關注區內青少年及兒童的發展

從事青少年及兒童家庭服務超過20年的深水埗西2號候選人鍾宇軒,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未來會繼續重點關注區內青少年及兒童的發展,期望政府日後更精準地解決青少年及兒童問題,例如設立更多不同的活動空間,讓青少年有地方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為有理想的青年增加資助,以及鼓勵青少年發揮創意,建立具有特色的文創小店,從而將整個深水埗區發展成香港的文創區,提升深水埗的吸引力。

鍾宇軒是一名註冊社工,一直以來都關注青少年及兒童發展。他分享到,其實許多兒童都有自己的愛好,期望自己可有一技之長,但並非每個家庭都能夠負擔到額外的學費。因此,他聯絡了一名詠春師傅及一名粵劇老倌,在地區舉辦「戲詠嶺南」的活動,讓小朋友可免費學習詠春和粵劇的入門知識,並聯絡其他機構,在物資上提供支援。他介紹到,該活動的效果非常好,為一些小朋友打開了興趣之門,當中甚至有一些讀寫障礙或過於內向的小朋友,亦在活動中得以進步,解開心結,令他感受到助人之樂,從而萌生出幫助更多市民的想法。

除了青年發展外,鍾宇軒特別提到,大家在關注基層,「劏房」戶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居住在內的中產人士。他指出,現時政府對中產人士的支援不多,建議提升供樓利息減免的年期,以及為中產家庭子女大學後的學費提供一定支援。他強調,中產家庭是香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政府必須加強對中產家庭的支援,令他們對香港保持信心,增加其幸福感。

深水埗西3號候選人黃永威(受訪者供圖)

黃永威冀加強配套措施 吸引更多有創意青年前來發展

深水埗西3號候選人黃永威認為,深水埗是新舊交替非常明顯的地區,既有香港舊區元素,亦開始誕生許多特色餐廳和文青小店,期望政府加強對當區的支援,並加強配套措施,吸引更多有創意的青年前來發展,從而增加社區活力。他提到,現時深水埗海濱已開放,希望日後有更完善的規劃,可從深水埗海濱作為起點,聯通至西九龍,甚至到尖沙咀,讓更多市民享受海濱景色,並吸引更多人前來深水埗。

黃永威在2017年開始投入地區服務,期初負責深水埗沿海新區的發展落成,協助市民入夥,完善配套措施等,隨着疫情的爆發,便全方位協助有需要的市民。他認為,未來政府須善用科技力量來改善民生,例如在深水埗不同後巷安裝監察系統,追蹤整體深水埗的鼠患及衞生黑點。他期望在社區推動科技活動,培養創科人才。

他提到,深水埗海濱落成後,受到市民大眾的歡迎。他希望深水埗海濱可作為起點,通過海濱優化,連接西九龍文化區,最終接駁到尖沙咀,甚至到觀塘及鯉魚門,打通整個海濱長廊。此外,新填海區海濱長廊臭味問題和發展亦非常重要,期望政府改善污水處理廠氣味控制措施,以及修復舊區駁錯的污水渠。他相信,在完善地區治理方案後,各區間的合作會更為順暢,連通海濱絕對可行,不但讓市民享受海濱景色的同時,也能吸引遊客,為深水埗,乃至香港增添色彩。

深水埗西4號候選人胡詩韻

胡詩韻期望增加區內無障礙措施

「原來許多居住環境較差的市民,並非不願意去改變,而是不知道如何改變。我要做的,就是協助他們改善生活。」深水埗西4號候選人胡詩韻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自己一直以來都有幫助基層市民,期望用生命影響生命,有信心未來能影響更多深水埗區的市民,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她期望增加區內無障礙措施,增設流動中醫醫療車,以及利用高科技精準查找鼠患來源,從各方面提升市民生活水平。

胡詩韻近年來一直在一個慈善組織中幫助劏房戶,除了探訪劏房戶及長者外,還會提供簡單的家居維修服務,為長者設立屋內扶手等。她在工作中發現,部分劏房戶的居住條件十分惡劣,他們並非不願意改變現狀,而是不知道還有什麼選擇。於是她便組織了「睇樓團」,帶劏房住戶參觀過渡性房屋,並在了解居民情況後幫助他們填寫申請表格,隨後更幫助他們在申請成功後搬家,協助增添家居等一條龍的服務。

「許多人覺得地區服務微不足道,然後投身地區服務後才會感受到,生命真的可以影響生命,幫助市民後真的非常有滿足感,希望日後能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因此出來參選。」胡詩韻認為,現時深水埗內長者很多,期望政府日後能編製「無障礙地圖」,逐步完善區內各社區的無障礙設施,建構長者友善的社區環境。

她指出,經歷了疫情,香港人對醫療及環境衞生更為重視。她期望深水埗區能提升基層醫療服務配套,增設公營牙科診所、婦女健康中心,並爭取增設流動的醫療車,特別是中醫醫療車,因為區內行動不便的長者較多,且他們都更信任中醫。她又指,希望政府繼續加強跨部門聯合行動,處理區內環境衛生黑點,特別是可利用高科技,偵測鼠患的源頭及窩點,從根源中解決鼠患問題。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