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的丈夫(左四)今年44歲,已經患有多發性硬化症(MS)超過5年,屬罕見的免疫系統疾病。香港文匯報記者吳健怡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香港於過去半年發生近十宗懷疑涉及照顧者的倫常慘劇,社會福利署的24小時照顧支援熱線自今年9月投入運作以來,已收到逾2,500宗求助個案。然而,關注殘疾人士照顧者平台昨日舉行記者會指出,專線目前只能提供服務轉介或短時間的情緒支援,長遠而言需要由社區的社工跟進照顧者個案。該平台強調,照顧者慘劇「一單都嫌多」,建議特區政府加強支援,包括將全港19間由社署津助的家長/親屬資源中心,轉型為照顧者支援中心,避免再有悲劇發生。

家長/親屬資源中心自2018年開始提供服務,現時全港設有19間資源中心,服務對象為十大類別的殘疾人士照顧者。關注殘疾人士照顧者平台於今年8月至10月成功訪問了361名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的照顧者,當中55歲或以上的受訪者佔比近70%,可見整體受訪照顧者較年輕;另逾半受訪者的每天照顧時數超過12小時。

其他類別照顧者未受惠

該平台負責人黎沛薇指出,近80%受訪者從未使用資源中心的服務,原因除了不知道其存在外,亦有受訪者指服務不符合其需要,且位置偏遠不容易到達。該平台指出,全港19間資源中心當中,16間為特殊學習需要(SEN)兒童的家長提供服務,其他殘疾類別照顧者均未能受惠。

黎沛薇表示,逾90%受訪者期望資源中心可為更多殘疾類別的照顧者提供服務,而非只為有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家長提供服務。

她並指,翻查資料後發現,資源中心所提供的班組服務與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接近一樣,以親子活動居多,有「架床疊屋」之嫌。同時,資源中心人手資源有限,僅得三四名社工及兩三名福利工作員提供前線服務,以致資源中心只能提供服務予單一服務對象。

約95%受訪者認為資源中心需要增加人手以提供服務,主要是社工((82%)、物理治療師(71.2%)及臨床心理學家(69.3%)。

逾六成受訪者認需情緒輔導

對於香港近年發生多宗照顧者懷疑不堪壓力「爆煲」的倫常事件,黎沛薇表示,從調查結果得知,逾60%受訪者認為高度需要情緒輔導服務,惟現時的資源中心主要提供班組服務為主,個案服務並非其首要工作。

黎沛薇指出,過往不少民間團體提出於十八區設立照顧者支援中心,惟本應可發揮此功能的資源中心卻服務未有到位。她建議將資源中心轉型為照顧者支援中心,為照顧者尋找服務窗口,並由專業人士提供家庭為本的情緒輔導服務,並按受訪者需求,首要提供暫託服務、培訓同路人為照顧者提供支援服務。她續說,支援中心需要增加人手以滿足照顧者的需求,地理位置亦必須方便照顧者前往。

特寫:照顧病夫「困獸鬥」 妻冀獲情緒輔導

特區政府雖然有設立家長/親屬資源中心為照顧者提供服務,但若照顧者對此毫不知情也是徒然。現年40歲的陳太需照顧患有多發性硬化症(MS)的44歲丈夫,除了身體勞損,情緒亦陷入抑鬱,卻從未聽過資源中心,更遑論尋求社工協助。她期望資源中心可為照顧者提供情緒輔導服務,並有物理治療師教導她正確的扶抱和轉移技巧,以及可勸告丈夫使用輔助工具,加強疾病管理認知,以減少自己的身體勞損及增加到處外出的自主性。

陳太的丈夫患有多發性硬化症逾5年,該病屬罕見的免疫系統疾病。原本從事手機維修的陳先生在患病後,身體協調能力大受影響,出現肌肉麻痹、手震等病症,惟他卻不願使用任何輔助工具,以致太太的身體變相成為丈夫的「拐杖」。陳太昨日分享說:「丈夫經常會在家中跌倒,我要拚盡全身力量去攙扶他,導致全身都腰酸背痛。」她特別指出,去年11月夫婦二人均確診新冠,身體虛弱的她無力扶起丈夫,緊急下只好召喚救護車。

長年累月照顧丈夫的情況下,陳太亦出現情緒問題,現時有抑鬱、焦慮及驚恐的病徵。她指出,雖然有接受精神科檢查,惟每隔9個月才覆診,且每次只有45分鐘的面診時間,「經常處於擔心和焦慮的狀態,長期的壓力逐漸侵蝕身心健康,壓力讓我感到筋疲力盡。」

盼政府提供平台認識同道互支持

由於需要24小時貼身照顧丈夫,從事文職工作的陳太只能選擇停薪留職,二人現時只依靠積蓄度日,除了經濟困頓外,亦面對身心疲憊等多重困擾。

她期望資源中心日後能加強宣傳、增加社工人手為不同病科的照顧者提供情緒輔導服務,同時可配對適合的社區資源,讓有需要人士不用淪為「人球」到處尋找服務。她同時希望藉政府提供的平台認識更多照顧者,「我經常感覺自己孤軍奮戰,如果能夠認識更多照顧者,多一些交流,便能多一份支撐。」

 

責任編輯: 孫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