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維港泳2,860名選手分六批由金紫荊廣場公眾碼頭逆流游向尖沙咀星光大道。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隨着香港社會疫後復常,各項大型體育盛事亦陸續復辦。香港游泳總會舉辦的年度盛事「新世界維港泳」昨日舉行,2,860名健兒昨早由灣仔金紫荊廣場出發,游往終點的尖沙咀星光大道,全長約1公里,而昨早雖曾有微雨,但淋不熄一眾健兒的火熱心情,大家在復常後「力爭上游」,現場氣氛熱烈。泳總今屆重設國際組,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的18名泳手參加並包辦冠亞軍,並有300個名額預留給經大灣區內地城市泳協報名的泳手參與。泳總明年更考慮將名額增至5,000個,國際泳聯10公里世界盃明年亦將在香港舉行,會向200多個國家發出邀請,令香港繼續躍動起來。

泳手們力爭上游,水花四濺。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昨日為香港復常後首辦維港泳,競賽組與優悠組名額合共增至4,000個,較去年增加超過一倍,規模是2011年復辦以來最大,惟昨日只有2,860人落水參賽。

泳總會長王敏超解釋,參與維港泳必須接受水試,而其中一日的水試因颱風而取消了,影響了當日原要參與水試的700名報名健兒,其後雖然有補辦水試,但最終只有3,000名選手通過水試,故參賽人數較名額為少。他表示,日後會考慮在海上舉行水試,以增加靈活性。

今屆比賽分為競賽組和優悠組,由於昨日海面較大浪,不少參加者游得較吃力,其間有泳手中途體力不支,需被扶上醫療船,結果最後有26人無法游到終點,其中一名男參賽者因頭暈送院。

男子國際組冠軍古畑海生(中)、亞軍卓承齊(右)及季軍朴宰勳(左)。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日將包攬男女子國際組冠軍

至於競賽組則重設國際組賽事,更首次有大灣區內地城巿泳手參加。昨早7時30分的首場賽事為競賽組比賽,尖沙咀終點站附近當時已擠滿觀賽的人群,紛紛為泳手喝彩。隨着各泳手逐漸靠近終點,人群的歡呼聲愈發響亮。

男子國際組賽事競爭激烈,日本泳手古畑海生與中國台北的卓承齊幾乎同時過終點,而古畑海生率先「拍板」險勝0.1秒,以14分43秒9奪得冠軍,韓國的朴宰勳則獲得季軍。代表港隊參加國際組的冼展霆則獲得第四名佳績,他表示自己兩日前患重感冒,昨早吃藥後感覺稍有好轉,但比賽過程中仍感到較平日游10公里更辛苦,形容中途會「忍唔住咳咗兩下」,但依然盡量堅持,坦言生病對心態上沒有影響,但肉體大打折扣,若個人參賽會考慮不影響之後大型比賽而選擇棄賽,但今次是受邀代表港隊出戰,故無論如何都會出席。

女子國際組冠軍加滕花野(中)、亞軍劉俐杉(右)及季軍聶芷彥(左)。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港將聶芷彥獲女子組季軍

女子國際組賽事則由日本泳手加藤花野以15分46秒3奪得冠軍,她表示很高興有機會來港參賽,昨日雖然多雲及較熱,但比她想像中容易,自己十分享受賽事,能在風景美麗的維港游泳十分有趣,且水質亦很好,希望未來繼續參與維港泳。亞軍則是新加坡的劉俐杉,而港隊代表聶芷彥則以15分53秒7獲得季軍。聶芷彥表示能與實力強的外地選手作賽,感覺神奇。

她亦指今次比賽較困難,因男女子國際組和公開組一起出發,非常多人,最初被人打了很多次,次數較游國際賽還多。

港隊代表施幸余則以個人名義參賽,表示體驗與過往參與優悠組有很大分別,比賽一開始選手已衝刺,引起很大水花,令她飲了不少海水,而她過程中偏離了大隊,形容完成賽事是「成就解鎖」。

逐年加名額 冀辦「萬人賽」

王敏超表示,昨日約有來自6個地區的18名海外選手參賽,整體則有超過九成參加者完成賽事,希望明年賽事可將參賽名額進一步增至5,000個,且會逐年增加維港泳的參賽名額,視乎場地配套及政府安排,最終希望參賽人數可達1萬人。

他並表示,國際泳聯10公里世界盃明年將在香港舉行,會向全球200多個國家發信邀請泳手來港參賽,預計將一連3天在淺水灣舉行。

陳國基:「盛事之都」煥發魅力

泳手爭先恐後撲入水中。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日早上與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鄭志剛等到維港泳起點的灣仔金紫荊廣場,為維港泳舉行揭幕儀式。他表示維港海濱盛事浪接浪,而今屆賽事除本地泳手外,亦邀得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參與,煥發香港作為「亞洲盛事之都」的魅力。

陳國基昨日在社交平台Facebook指出,眾多維港泳選手昨日一早已到場做好熱身,現場摩肩接踵,歡呼聲此起彼落,氣氛熱鬧。隨着嘉賓鳴槍聲響起,首批出發的數百位健兒橫渡維港,水花四濺,場面壯觀。他稱知道大會在星光大道終點區旁邊水域,精心設置「海上遊樂場」,讓大眾都可親近維港,「打卡」暢玩,貫徹今年活動主題—「躍在維港 海量快樂」。

他表示除早上的維港泳外,昨日晚上海濱續有「香港夜繽紛」活動,是灣仔海濱舉行的「『We划』海洋嘉年華」,繼續為市民和遊客帶來繽紛動感。

他亦希望這股源源不絕的活力幹勁,延續至新一屆區議會選舉,選出有才幹、有抱負、有承擔的區議員,讓新一屆區議會「躍動」起來,為美好社區注入「海量」活力。

落場議員盼吸更多外地泳手

立法會議員姚柏良(左)和鄭泳舜(右)昨日參賽維港泳。 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弦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立法會議員鄭泳舜和姚柏良昨日亦落場參加維港泳的優悠組賽事,兩人均表示昨日有不少來自大灣區內地城巿的健兒參與維港泳,期望未來有更多國際選手參賽,令這項盛事吸引更多旅客訪港。

鄭泳舜表示,昨日早上天陰,但水溫仍暖和,很高興能順利完成賽事。他指在游泳過程中水流較大,所以有些費力,感覺較去年困難,但整體來說仍十分享受這次賽事,並認為今年大會安排大型水上遊樂場的活動,可以讓更多公眾參與,是很好的做法。

他指出,今年是擊退新冠疫情後首次舉行維港泳,入水前見到來自大灣區內地城市如東莞的選手,而他們均表示對參加維港泳感到十分興奮,好開心收到大會邀請,希望日後可以多點來港參賽。

他又指,看到大批市民在岸邊圍觀,說明這項年度盛事受到市民歡迎,希望香港作為「盛事之都」,日後邀請多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泳手參加比賽,透過舉辦此類大型體育盛事,吸引更多遊客來港。

游維港是不錯體驗

姚柏良則表示,今次是他第二次參加維港泳,他指去年只有千餘人參賽,而今屆則有不少大灣區旅客與其他地區人士參與,且相關安排暢順,整個運作流程井井有條。他認為,有代表性的維港渡海泳若能更為國際化,有助吸引更多旅客參與。

他並表示,昨早入水前與來自大灣區的泳手交流時,感受到大家心情興奮,認為維港作為香港最靚的「名片」,在這裏游泳是一次不錯的體驗。

他還表示,今次維港泳活動增加水上遊樂設施,讓不游泳的市民和旅客有新體驗,這一新模式除推動運動外,亦可以增加旅遊元素和不同體驗元素,除拍照「打卡」外,讓巿民一家大細都能夠參與,「阿爸游水,阿媽購物,仔女玩遊樂場,展示了我們希望充分融合的概念。」

責任編輯: 孫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