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中國的書畫領域,李燕是文化積澱極為豐厚的一位,他注重知識修養的整體性,對經、史、文、哲、科技、民俗研究等類雜學研究頗深,或詩、或文、或畫、或書,無不日伴其身。

李燕所畫的動物、人物、花鳥、山水皆有獨到之處,無論是寫意動物畫還是人物畫,自帶幽默,這是一種對中國文化理解之後的生發,以及對中國傳統的哲學、文學、史實、故事諸多方面的深邃理解。

1943年,李燕出生於北平,他的父親是中國大寫意花鳥畫一代宗師李苦禪。李苦禪先生始終將「所謂人格,愛國第一」作為座右銘,被譽為「人民美術教育家」。李苦禪是齊白石的大弟子,以深厚的傳統文化修養為根基,學貫中西,形成了豪邁、樸厚、雄渾的個人藝術風格。李燕受父親影響也迷上了繪畫,李苦禪經常對兒子說:「人,必先有人格,爾後才有畫格;人無品格,下筆無方。」
對李燕來說,既繼承了苦禪老人的成果,又要形成自己獨立的風貌,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李燕尤其喜歡猴子,他琢磨如何才能將猴子畫出自己的風貌來。在大量的寫生練習後,他研究出一套自己的畫猴技法。
1992年,李燕決定給自己一次大考,創作一幅《百猴圖》長卷。李燕憑藉助現代工具充分展現水墨的洇化效果,呈現出明顯空間感的蓬鬆質感,讓人有一種「想摸摸看」的慾望。

李燕的《百猴圖》長卷完成,給自己的大考交上了一個完滿的答卷。此時的李燕憑藉精湛的畫技,在畫壇呈現了更高的繪畫境界。但是對於一個深受父親影響,勵志要做通才的藝術家來說,絕不會滿足於此。李燕給自己設定了更高的目標,然而這也意味着他將面臨新的挑戰和困難。
(來源:「央視科教」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
文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