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邨籃球場是熱門打卡位,不少市民和旅客都會特意前來留影。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特區政府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要額外挑選一個舊式公共屋邨展開重建研究計劃。有消息指房委會已選定將樓齡逾60年的彩虹邨重建,7,400戶需分批遷出,最快今年底公布詳情。身兼房委會委員的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昨日表示,目前是彩虹邨重建的最佳時機,因為該邨附近有多條新屋邨落成,例如最快2025/26年落成的觀塘宏照道公營房屋項目,以及黃大仙舊樓清拆重建後的公屋單位,建議悉數安置受影響彩虹邨居民。有立法會議員相信居民會歡迎重建計劃,並促請政府藉今次機會改善彩虹交匯處及往清水灣道迴旋處的交通規劃問題。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昨日在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政策簡報會上表示,政府重建計劃預計共清拆1.7萬個住宅單位及4,800個工廠大廈單位,預計重建後可提供約3.28萬個住宅單位,並藉重建增加邨內休憩及康樂配套。

她強調,房委會進行屋邨重建項目時,需要細心考慮不同因素,「明白居民希望提早得悉和準備重建,但政府除了掌握屋邨老化情況,要視乎能否安排調遷,以及政府土地開放是否可以提供輔助,因此難以提早排列出將會重建的屋邨。」

分期清拆 工程料需20年

彩虹邨是香港早期興建的大型公共屋邨之一,佔地逾5.1公頃,位於黃大仙區牛池灣,於1962年至1964年之間分期落成及入伙,涉及11座樓宇,共7,400伙,由於該邨興建時鄰近啟德機場,樓宇受高度限制只能有20層高。

有消息指,房委會已敲定彩虹邨進行重建,預計會分期清拆,整個重建工程需時20年,新建成的樓宇高達40層。

招國偉表示彩虹邨樓宇狀況已愈來愈差,支持重建:「彩虹邨住戶數目眾多,相信遷置居民會分期進行,要看能否盡量將分期時間壓縮,重建周期便能縮短些。附近有兩個項目可以考慮安置遷出的彩虹邨住戶,包括觀塘宏照道一、二期,大概約2025/2026年落成,有4,100伙;美東邨舊的兩棟大廈預計在2027/28年落成,也有約2,900伙。」商戶方面,他表示按以往房委會的重建項目安排,商戶除了有賠償之外,還會安排他們投標新屋邨商舖。

他預計,政府今年底公布重建計劃之後,仍需經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討論細節,包括「提早搬遷計劃」安排、商舖賠償等,一般房委會需要不多於36個月時間,處理所有受影響住戶的搬遷安排,不過處理得順暢可加快安排,白田邨由宣布直至展開重建只用24個月。附近有可利用遷置安排,相信是房委會考慮重建彩虹邨的原因之一。他希望政府可以爭取契機:「趕在宏照道公營房屋項目落成之前展開重建,如果錯過這個黃金時間,日後再重建彩虹邨會比較困難。」

立法會議員陳學鋒表示,以單位數目相若的華富邨為例,重建工程分三期進行,需要近20年時間才能完成。他估計,由於重建牽涉安置居民的安排,房委會很大機會考慮樓宇的單位數目分期清拆,樓宇較少的區域則會列為率先重建的地方,根據發展地域的先後次序安置居民,逐步騰空地方重建。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說:「彩虹邨重建受居民歡迎,因為不少樓宇已日久失修,建議政府鼓勵70歲以上住戶,交出大單位後可終身免租,並就近安置居民。」他建議應該採取更快方式處理,「不要螞蟻搬家,太慢了。可否只分兩個階段。首階段安置一半遷出居民,令彩虹邨可動工重建面積大很多,讓原址重建的公屋可以盡快落成,不要等二十多年才完成整個公屋重建,可能十年多可以完成。」

另外,他認為重建時將彩虹邨部分用地用作道路規劃用途,以改善現時彩虹交匯處及往清水灣道迴旋處的交通,增加車輛容量。

 

責任編輯: 孫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