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黨黨魁盧克森與支持者慶祝勝選。 彭博社

香港文匯報報道,新西蘭周六(10月14日)舉行國會選舉,在野國家黨勝出,將與其盟友行動黨籌組聯合政府,成為新西蘭數十年來立場最右傾的政府。53歲的國家黨黨魁盧克森有望出任總理。至於執政工黨得票率落後國家黨10多個百分點,總理希普金斯已承認落敗。分析指新西蘭在新冠疫情後經濟低迷、暴力問題頻發,民眾對工黨執政的信心不斷下滑。商界出身的盧克森料會調整新西蘭對華立場,更積極尋求與中國發展經貿關係。

選舉委員會完成點票後,國家黨得票率約39%,在國會120席中獲得50席,連同行動黨獲得的11席,已達到組閣的61席門檻。工黨僅得34席進賬,綠黨、優先黨和毛利黨分別獲得14席、8席和4席。盧克森發表勝選演說,承諾會服務所有國民,強調新政府將致力重建經濟、減輕民眾稅務負擔、恢復法律和秩序,以及提供更好的醫療和教育服務。

工黨自2017年起執政至今,時任黨魁雅登以37歲之齡成為全球最年輕女總理,不過疫情期間,新西蘭經濟陷入停滯,暴力問題嚴重,日漸削弱民眾對工黨的信心。雅登今年初忽然宣布請辭,由希普金斯任,但工黨支持度持續低迷,始終不見起色。

工黨敗於寬鬆政策致通脹高企

分析認為希普金斯與工黨今次失利,與疫情期間激進的寬鬆經濟政策不無關係。寬鬆經濟政策導致新西蘭通脹率高企不下,最新統計食品價格按年漲幅達12.5%。加上工黨內部就財產稅問題存在分歧,經濟政策爭議也使工黨流失選票。

新西蘭民調發現,多數民眾現時認為國家正朝錯誤方向前進,民調機構Talbot Mills指出,這一趨勢是當地14年來首見。民調機構Roy Morgan也對比指出2020年大選時,逾70%選民對國家發展充滿信心,工黨最終大勝且可單獨組閣。然而今屆大選前,54%選民均認為國家發展方向錯誤,選舉結果變天也在意料之中。

主張尋求外國尤其中國投資

盧克森主張新西蘭尋求外國尤其來自中國的投資,完善基建設施、提升貿易流動性。盧克森早前表示,他願意接受中國投資用於改善新西蘭交通網絡,解決交通擠塞問題。盧克森也稱他認為全球地緣政治已發生變化,不過他會秉承外交政策原則和價值觀,不會帶有仇外情緒。

新西蘭傳媒報道,盧克森9月透露若勝出大選,他會帶領新西蘭探索加入「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不過主要聚焦尋求先進科技合作。至於行動黨在國防事務上態度強硬,主張將國防預算提升一倍,佔國內生產總值(GDP)份額從1%增至2%。

港移民當選議員 冀更多華人參政

新西蘭今屆國會選舉中,來自香港的華裔候選人張雋浩成功當選國會議員。張雋浩是今次勝選的國家黨12年來首次派出的華人代表,他也將所在的羅斯基爾山選區從工黨鐵票倉「翻藍」,以黑馬姿態跑出。張雋浩對選舉結果感到欣慰,希望未來能鼓勵當地更多華人參政。

新西蘭中文先驅報報道,張雋浩1998年赴新西蘭留學,他回憶自己所在的奧克蘭與香港在生活節奏上差異極大,作為校內唯一華人學生,他在融入當地生活期間也面臨不少挑戰。不過張雋浩克服困難,在奧克蘭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轉型從商經營物業管理公司,在商界具有良好聲譽。

首要關注治安問題

張雋浩2016年步入政壇,近年積極走訪不少華人社區聽取民眾訴求,參與當地華人社區的反犯罪遊行活動,亦加入志願巡邏隊協助維護治安。在選舉期間被問及會否因資歷較淺而受到選民質疑,張雋浩稱自己理解這些疑慮,「但選民們知道我在選區做了很多工作,他們知道我是真心服務。」

張雋浩表示當選議員後,治安是其關注的首要問題,他也呼籲當地華人在各類選舉中積極投票,發出自己的聲音。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