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減辣」訴求,特區政府會作務實考慮。圖為香港西九龍林立的私人樓宇。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香港樓巿氣氛疲弱,地產界近期要求特區政府「減辣」之聲不絕於耳。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晨在電台節目上承認賣地收入未如理想,本年度的財政赤字會較財政預算案時估計的為高,而樓巿受經濟及巿場氣氛等不同因素影響,對於「減辣」的訴求,特區政府會參考市場情況等不同因素以作出務實的考慮。 

陳茂波指出,本港自今年全面恢復通關以來,市面暢旺,但香港作為一個細小經濟體,經濟始終受到外圍因素影響,包括美國持續高息影響,「息口看來仍未加完,美國在通脹下息口還會高企一段時間。」此外地緣政治環境亦影響本港的經濟。

強調中長期財政非常穩健

另外,本港樓市氣氛疲弱,政府在今個財政年度首兩個季度只售出兩幅官地,連補地價項目暫估計只有約156億元的賣地收益,遠遠未及本年度賣地收入目標的850億元。陳茂波承認賣地收入未如理想,直言本年度財政赤字會高於預算案時的估計,但強調本港中長期的財政及經濟仍非常穩健,而政府會量入為出,審慎理財。

他並指,隨着差餉收稅制度的改變,即為住宅物業引入三級累進差餉制,達能者多付目的後,估計2026年至2027年開始,每年向大企業的收稅可以增加150億元。

對於外界不斷有聲音要求「減辣」和減印花稅,陳茂波上月底回應時已表示樓市現況與引入「辣招」時已不同,特區政府會密切注視樓市發展,被指「口風」有改變,可能會「減辣」。

他昨日在電台節目上再回應有關訴求時表示,樓巿與股巿也有周期,受多種因素影響,成本固然是一個因素考慮,亦受經濟環境和巿場氣氛等因素受影,而現時樓價水平與去年年底時相若,過去數月樓市交投量則較去年平均為高,政府會參考市場現況,以及政策制訂時的環境,務實地考慮處理。

法英德商界冀藉港作跳板入內地

他又指,其早前出訪法國、英國以及德國之行,與當地工商界代表會面,介紹香港特區實施「一國兩制」的優勢,今次法英德三國之行的定位是商務訪問,而他體會是當地商界對香港興趣大,當地不少企業也期望利用香港作為跳板,進入內地以至亞洲的市場。

他表示,過去在疫情期間,不少國家與香港的往來受到影響,同時西方媒體對香港的報道存在偏頗,因此認為此行能親身接觸當地商界領袖,有一定正面作用。

被問及地緣政治會否對吸引外國企業來港投資造成阻礙時,陳茂波表示在現今地緣政治的格局下,香港特區實施「一國兩制」的優勢會更為凸顯。

他說,事實上西方國家包括美國在內,也在香港有大量的投資,形容他們和香港是「利益綑綁」,需要共同發展,相信對方每個動作要「知所顧忌」。

訪港旅客已恢復至疫前八成

香港今年2月復常通關後,訪港旅客人數逐步增加,今年頭九個月有2,300多萬人次訪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晨在電台節目表示,全面通關後本港與外地來往增加,經濟正在復甦當中,訪港旅客已恢復至疫情前的七八成,而私人消費有91億元,更回復至疫情前的九成多,而下半年有多項國際大型會議在本港舉行,相信將令本港更暢旺。他呼籲社會要同心協力,提升各項服務質素,讓訪客有好的體驗,以增加口碑。

陳茂波表示,訪港旅客已恢復至疫情前的七八成。圖為遊客在尖沙咀海濱星光大道一帶參觀遊覽。 資料圖片

多項國際會議將在港舉行

陳茂波表示,香港要舉辦更多大型活動以吸引旅客,未來有多項國際會議在港舉行,而上月舉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便吸引了數千訪客來港,而本月底開始舉行的「金融科技周」亦會帶來數千名訪客。11月則有第二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主要邀請頂級的大企業主席和行政總裁來港出席,活動規模較去年為大,預計有超過300名全球頂尖金融機構的負責人來港。

接着,12月還有中東未來投資倡議大會(FII),有關會議過去數年也在沙特阿拉伯舉行,今年首次在本港舉辦。

他表示,隨着這些國際會議在港舉行,相信本港巿面會繼續暢旺,期望全社會要同心協力,在服務及各方面也提升質素,訪客來港若體驗良好,自然會有口碑,「最重要是大家同心合力一齊推動香港經濟發展,令市面更繁榮,若訪客覺得香港好玩、好食,有錢搵又安全,就自自然然會來。」

官員有Say|引進辦首批20企簽意向 好消息料陸續有來

(香港文匯報記者 費小燁)成功「搶人才」和「搶企業」是香港於疫後復甦的重要因素,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網誌指出,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引進辦)於上周舉辦了「重點企業夥伴啟動禮」,與首批共20家已經或將在香港落戶的企業夥伴簽訂共同意向。他指出,引進辦過去大半年接觸過的約200間企業中,不少正處於積極洽談的階段,部分的商討已達較後階段,相信不久將會有更多企業落實在港落戶或拓展業務的計劃。

在港投資逾300億 創萬個職位

陳茂波表示,引進辦與相關企業夥伴簽訂共同意向後,將透過它們在港落戶和進一步擴大營運,以及帶動其產業鏈的上、中、下游企業到港,一起推動香港整個創新科技生態圈的蓬勃發展。

他指首批引進的重點企業除了有人所共知的龍頭企業,也有些規模較小但卻在其所屬範疇擁有前沿核心技術的企業,它們將其生產鏈中較高增值的部分帶到香港,「未來幾年,它們將在香港合共投資超過300億元,創造約1萬個就業機會,當中大部分為科研和管理層職位。」

他指出,今次部分重點企業屬於生物醫藥和健康科技範疇,它們不約而同指香港「一國兩制」的優勢和「香港製造」的品牌,促使它們決定將國際或區域總部和生產中心設在香港,以進一步拓展內地、亞洲以至國際市場。他強調,資金融通、人才匯聚、高效市場及資訊通達,一直是香港國際化的優勢和成功的關鍵要素。

「組合拳」加速科技產業群聚發展

他形容,是次啟動禮標誌着特區政府在創科發展路上進入一個新階段,透過度身訂做的「組合拳」,包括專組專班聚焦的服務、便利和具彈性的政策,配合資金等誘因,讓科技產業的群聚發展加速向前,同時也有助創造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首批引入的重點企業,不少從事生物醫藥和健康科技,箇中技術的應用與創新,便需要有熟悉生物、製藥、人工智能、金融和管理等不同範疇的專家和專才團隊,同心合力探索新領域、新產品,「這些專業團隊的拚勁亦將吸引更多人才投入這些行業。」

特區政府過去多年累計在創新科技方面投入接近2,000億元,既支持高等院校的科研,也支持科學園及數碼港的園區發展等。陳茂波表示,連同引進辦工作的全速推進,整個創新科技生態圈逐漸成熟,亦漸見企業群聚發展,展示着香港正朝更高質量方向發展。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