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鼎煌)國旗、國歌、國徽,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園有這樣的一群學生,他們心懷質樸而強烈的愛國情懷,組建起該校第一支學生國旗護衛隊,透過升國旗凝聚香港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今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香港文匯報邀請了多名港中大國旗護衛隊成員,分享國旗、國歌及國徽在他們心中的意義所在,以及如何透過履行好各自在國旗隊中的職責,體悟並捍衛國家的尊嚴。

「國旗、國歌與國徽是我們國家和中華民族榮譽感與歸屬感的象徵。我在英國求學時,少有機會聽到國歌,在國歌響起之際,我不由落淚。國歌喚起了我根植在心中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與認同感……」這是港中大國旗護衛隊成員、數學系四年級生曾奕楠的心聲。
平日刻苦訓練 把握每步細節
曾先後於內地和香港就讀小學和中學,並到過英國留學的她憶述,自己是在小學時的升旗禮首次接觸國旗,「仰望國旗冉冉升起時,一種油然而生的歸屬感與莊嚴便充滿我的腦海。」自那時起,國旗國歌在她心中充滿了神聖感。當她知道大學要組建學校第一支學生國旗護衛隊時,即果斷報名,圓了兒時的夢想。
現在,曾奕楠在港中大國旗護衛隊擔任2號護旗手。早前,她和團隊結束了香港青少年軍總會四星期的中式隊列與升旗基礎訓練後,隨即返回校園不斷作升旗綵排練習,希望把握提升每一步細節。在上月初的大學開學禮上,她首次登場,負責升旗禮環節。

曾奕楠說,香港的升國旗儀式通常都是伴隨重大日子舉行,實際負責升旗典禮的機會較珍貴,平日更自覺需要做好訓練,所以「每次升旗亦會產生更多自豪感與認同感。」
感受團隊精神 幫助隊友達標
一同圓夢的還有港中大信息工程系三年級生、目前在國旗護衛隊擔任指揮員的馮智洋,「過去我的中學是由童軍來負責升旗,所以未有機會加入,而香港的大學過去未有由學生組成升旗隊的傳統,於是當我知道大學組建學生升旗隊,就第一時間報名加入。」

馮智洋認為,保持紀律和榮辱與共的團隊精神是他在國旗隊最大的收穫,「大家抱持相同的目標,就是將升旗做好,所以我們很快就融成一體。當有一位同學沒做好動作,大家會一起想方法幫他解決,又會陪同一起訓練,直至達到標準。」
加入國旗隊同時令他對國旗、國歌與國徽有了更全面認識,相比中學時代書本上的模糊印象,感受亦更加實在,「教官指導我們如何用心保護國旗,不能將國旗置於地上等,讓我感到國旗的神聖與莊嚴,今後我會更用心透過維護國旗、國歌、國徽,捍衛國家形象。」
代表學校升旗 心中無比榮耀
在港中大國旗隊擔任擎旗手的外科學系博士生董志偉,來港前曾是內地學校升旗隊的一員。他對升旗時莊嚴的儀式感與榮譽感受特別深,更從中體會到維護國家與學校形象的重要使命。

在升旗小隊中,擎旗手的職責是要擎着國旗行進,並完成掛旗、揚旗、升旗等任務。在教官的指導下,他漸漸重拾過去受訓時的感覺,「從最基本的步伐訓練開始,然後是行進練習,最後到擎旗、揚旗,每一步都要跟好音樂的節拍,在合適的節點做合適的動作。」
董志偉強調,國旗、國歌、國徽都是看得見、聽得到的國家形象的象徵,人們透過對它們的尊重與自豪,表達對國家的認同感與歸屬感。能夠成為大學的擎旗手,他感到無比高興與珍惜,「香港作為祖國的特區,我可以親手升起國旗與區旗,感到特別榮幸與自豪。同時港中大作為一所世界知名大學,可以代表學校升起神聖的國旗區旗,亦是我的榮耀所在。」
嚴格受訓四周 採中式隊列
中式隊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所使用的隊列動作標準,也是港中大國旗護衛隊隊列行進時所採用的方式。曾奕楠表示,國旗隊員此前都要接受香港青少年軍總會為期四星期、16小時有關中式隊列、升旗實操訓練及國旗國安知識的系統培訓。在訓練過程中,教官們會從軍姿、行進、升旗動作及各旗手崗位職責等角度系統講解並組織練習,而每位隊員一開始需要輪替熟悉不同崗位的旗手角色,最後選定最適合自己的角色。

辨認正確國旗 受訓印象最深
目前,港中大國旗護衛隊共有13名本科生與研究生成員,包括香港與內地的學生。大學仍會定期招募,成功通過面試的學生,在參加由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提供的培訓及通過考核後,即可成為國旗護衛隊隊員。
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期間,隊員們普遍認為,教官在他們受訓期間有關國旗知識的教學最讓他們印象深刻。董志偉說,教官會指導他們如何辨認正確的國旗。曾奕楠即補充,有關細節需要謹慎注意,「比如國旗4顆小星星的排布,正確的國旗是每顆小星星的角應朝向最中心的大星星」。馮智洋還記得,教官強調每次升旗前都應檢查國旗是否符合標準,「因為升旗代表着國家與學校的形象與尊嚴。」

繩子拉起直線 量動作整齊度
香港青少年軍總會在回覆香港文匯報記者查詢時表示,導師在教授隊員升旗技巧的同時,還會傳授國家知識與民族身份認同的精神。此外,導師在訓練隊員行進中式隊列時會常用繩子拉起直線量度各個動作的整齊度,例如擺臂幅度的高度,而學生經練習及修正後,可漸漸掌握中式隊列的技巧。總會希望每一位港中大國旗隊員都能擔當國家賦予的神聖使命,在國旗及區旗緩緩升起的那一刻,感受到深深的國家認同與自豪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