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倩)昨日是「人月兩團圓」的中秋佳節,也是內地中秋連國慶一連8天長假期的開始,不少內地旅客均趁長假來香港遊玩,多個口岸迎來客流量高峰。西九龍高鐵站內,大批拖着行李篋的旅客魚貫抵港,香港旅遊發展局在抵港層設櫃枱並向他們派發電子優惠券,而香港多個景點、夜市均可見內地客蹤影。香港特區政府入境處預計,今個長假期會有655萬人次進出香港。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傍晚時分到灣仔海濱夜市直擊,發現不少內地客亦到該處感受「香港夜繽紛」的魅力與氣氛,有首次訪港的旅客大讚體驗佳,「一邊吹海風,一邊看日落,一邊品嘗美食,好享受!」

內地一連8天中秋連國慶「黃金周」從昨日開始,不少旅客早上已抵港開始行程,尖沙咀、旺角、主題公園等是旅遊熱點。為迎接國慶黃金周訪港內地旅客及滿足香港市民出行需要,香港海關制訂一系列措施,確保各口岸人流、車流和物流暢順。由海關、警務處、入境處等部門組成的跨部門聯合指揮中心,會於國慶黃金周期間啟動,監控各陸路邊境管制站的情況,以便在有需要時作出即時及靈活的調配及應變。
熟食檔區最火爆愈夜愈旺場

「香港夜繽紛」一系列活動對旅客而言吸引力不少。在灣仔「海濱藝遊坊」夜市,未到下午5時已人頭湧湧,主要是中秋夜提早下班的市民及退休人士等,但也有不少旅客。現場各攤檔前都擠滿人潮,尤以熟食檔區最火爆。隨着夜幕降臨,人流更是源源不斷,不少一家大細手提燈籠一齊逛夜市。
沿東鐵線新界九龍玩到灣仔

為將一日利用到極致,來自深圳的李小姐及司小姐昨日清晨已從羅湖口岸抵港,上午沿着東鐵線沿線去了大圍的文化博物館,隨後再去旺角午膳及逛街。李小姐表示,自己已花了逾千元購買護膚品和化妝品,之後乘天星小輪到灣仔,無意中發現於灣仔海濱舉行的「海濱藝遊坊」,於是去湊熱鬧。
「這裏的食物價格不高,在海濱舉行這些活動感覺太棒了,因為風景太好,可以一邊吹海風、一邊看日落、一邊吃東西,好享受!」司小姐指出,這是她們第一次訪港,整體體驗佳,但由於黃金周酒店價格太高,故同日晚上就會回深圳。
首次遊港感謝市民熱心指路

來自杭州的徐小姐同樣是清晨便抵港,「早上去了尖沙咀,維港風景很好!」這是她首次訪港,除了風景讓她眼前一亮外,香港市民的熱情亦打動了她,「我們第一次來香港,路都不認識,地圖有時也不是很精確,所以就去問路人,遇到的市民都很熱情、熱心,雖然彼此語言不是很相通,但也努力給我們指路,還介紹了一些好玩的景點給我們。」
談到灣仔海濱的「海濱藝遊坊」活動,徐小姐也是無意中發現,遂和同伴一起逛夜市,「打算在這吃點東西後就去銅鑼灣看燈會。」她們會在香港待5天,未來幾天計劃去太平山頂、赤柱、廟街等地遊玩。

來自南寧的吳同學是趕在中秋夜前抵港與親戚團圓,「我和父母今(昨)天下午就來到香港,晚上和親戚一起吃飯、賞月。」晚飯過後,親戚就帶她去逛灣仔海濱夜市,「覺得很熱鬧,就是人太多了,有點寸步難行。」她說,晚上會去看舞火龍,「沒有見過,想去見識吓,並了解背後的文化。」
陳茂波冀未來數月迎更多旅客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明)內地中秋及國慶長假期有大批旅客訪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透露,上月訪港旅客人數已超過400萬人次,而年內本港仍有多項大型活動,希望吸引更多遊客訪港。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柏良期望內地國慶黃金周加上「香港夜繽紛」活動和各項盛事,可持續吸引旅客。
年內推大型活動吸客
陳茂波昨日在出席一公開場合時呼籲巿民中秋夜外出消費,響應「香港夜繽紛」活動,及到維園觀賞花燈和看舞火龍等,又透露上月來港旅客人次已恢復疫情前的八成,而國慶期間亦有很多活動,加上本港在今年內仍有不同的大型活動,包括美酒佳餚巡禮、金融科技周等,希望能吸引更多遊客來港,讓遊客知道本港已從疫情中恢復過來,而特區政府非常有信心未來數月香港會更加熱鬧。
姚柏良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估計國慶黃金周訪港旅客數字可恢復至2018年疫情前約七成水平 ,其中約有100萬人次為內地旅客,平均每日約有13萬至14萬內地旅客來港,主要是個人遊旅客。至於海外旅客,則與平日相若,現仍受到航班運力限制,每日約兩萬人次入境。
對於港人北上消費較訪港內地客為多,他認為這屬慣常情況。根據過往數據顯示,每1.6名港人北上會有1名內地客來港,且9月向來是傳統旅遊淡季。適逢中秋及政府推出「香港夜繽紛」活動,他希望可吸引多些旅客來港,而西九故宮文化博物館的三星堆展覽亦會令本港吸引力提升,「最重要是穩步恢復。」
內地客整體消費微升
姚柏良坦言,內地旅客來港旅遊模式確有明顯改變,但整體消費仍有少許上升。現時,旅客注重旅遊體驗,雖然購物的消費減少,但在飲食及其他行程觀光上花費增加,故特區政府與業界應努力設法提升他們的旅遊體驗。同時,維港是本港重要品牌,旅客喜歡乘搭天星小輪及到海濱觀光,灣仔等海濱夜巿具吸引力,政府可提供多一些資訊,制訂遊覽海濱和夜市的路線等。
香港旅館業協會創會會長梁大衛分析,訪客未完全恢復涉及多個原因,一是2019年修例風波令香港形象變得負面,相信有三分之一內地客受影響而不來港,寧選擇到台灣地區、泰國及日本等地;其次是疫情令環球經濟變差,除內地旅客外,歐美等海外旅客亦身家縮水,影響了外遊意慾,而三年疫情後,要恢復訪客人數需時,預計要兩三年時間才能慢慢恢復。
酒店平均入住率達九成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柏良昨日透露,國慶黃金周酒店平均入住率約有九成,旺區因地理位置方便旅客,相信入住率更超過九成。對房價被指偏高,他認為是因為愈來愈多旅客即興訂房,但酒店正常操作是愈遲預訂房價愈高。
香港旅館業協會創會會長梁大衛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則表示,九龍的油尖旺以及港島上環、灣仔、銅鑼灣及天后屬旅遊旺區,旅館入住率可達七成至九成,入住的旅客主要來自內地、澳門特區以及台灣地區,最多人入住是昨日至周日。「好似銅鑼灣百德新街及旺角西洋菜街等旺區一線地點,入住率才達九成,其他非旺區則較少,最重要是地點方便,較偏遠的只有四至六成左右。」
他說,今年黃金周期間,房價平均上升一倍多,由平日非旅遊季節雙人房一晚租金150元至200元不等,升至400元至500元,但較疫情前為低,以往同期黃金周房價平均由500元至800元不等,現在升幅已較少,部分旅館加至千多元一晚是個別情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