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顯示,人民幣國際支付比例由7月的3.06%升至8月的3.47%,創紀錄新高,國際排名維持全球第五、距離第四位日圓的3.68%差距明顯收窄。全球支付中的人民幣佔比連創新高,與愈來愈多國家在貿易結算或投資中使用人民幣有關,顯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及與金磚、東盟、中東等互利合作推進,已成為人民幣國際化加速的重要動力。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認受性和使用量顯著提升,對作為全球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香港是重大機遇,香港須更主動作為,用好國家支持的「互聯互通」機制,提供更豐富的人民幣金融產品,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穩健推進。
今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取得新的進展。除在全球支付中的佔比突破3%之外,從貿易看,今年首7月貨物貿易中,人民幣結算的佔比達到24%,為近年最高水平;從投資而言,至6月底,境外主體配置人民幣資產餘額,已達9.8萬億元人民幣,持有A股也錄得3.3萬億元;去年5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人民幣在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由10.9%上調到12.3%。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已成為全球第五大儲備貨幣、第五大支付貨幣、第五大交易貨幣、第三大貿易融資貨幣。
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的佔比,今年以來穩步上升,一個重要原因是愈來愈多國家在貿易結算或投資中,轉向使用人民幣,如伊朗、沙特、俄羅斯、法國、巴西、阿根廷等,相繼接受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同時中國構建起了以人民幣為結算貨幣的石油期貨市場、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市場,還構建起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加上更多國家與中國簽訂了貨幣互換協定,人民幣成為愈來愈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重要儲備貨幣。
人民幣國際化加速推進,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如何把握人民幣貿易融資全球佔比持續提升、國際資金持續增加配置人民幣資產的機遇,大力發展人民幣業務,強化提升離岸人民幣投融資平台的動能,有利香港金融業抓住新機遇、增強競爭力。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表示,香港正全速豐富本港的離岸人民幣資產選項,全方位滿足人民幣作為國際支付貨幣、投資貨幣、儲備貨幣的功能,相信這將使整個離岸人民幣生態圈更趨蓬勃。目前香港擁有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總額約一萬億元人民幣,在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上大有可為。以中東為例,目前國家與中東地區之間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的勢頭不斷增強,中東地區對人民幣投資產品和相關解決方案的需求亦急增,這需要香港加大人民幣貿易融資、人民幣金融投資產品的創新以滿足需求。
國家不斷深化「互聯互通」機制,股票通、債券通、跨境理財通及人民幣雙櫃台模式等不斷推進,昨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中央部門推出進一步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舉措,擴大業務試點產品範圍、提高個人投資額度,香港要用好互聯互通機制,加快推出人民幣的金融投資創新產品、配合數字人民幣發展,主動作為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也為香港金融業拓展更廣闊的發展舞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