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亞細亞,這是本次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所詮釋的主題。文明如水,潤物無聲。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大蓮花」中,演繹了一場以水為串聯、千變萬化、澎湃向上的視覺盛宴。又一次,東方古國向八方來客張開盛情歡迎的懷抱。
這場視覺盛宴的背後,有哪些創作故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主持人龍洋採訪了開閉幕式總導演沙曉嵐,揭秘開幕式如何實現「以水為禮,奔涌成潮」

「沙導,大潮太平靜不行的,我們的錢塘潮要氣勢很大的」
交叉潮、一線潮、回頭潮、魚鱗潮等潮水的形態更迭,是開幕式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段落之一。這「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驚艷視效,有總台的一份助力。

沙導特別提到,中央領導來審查節目的時候,總台台長慎海雄也在,他提出了寶貴的意見。「當時他站起來跟我說,『沙導你可能不是浙江人,你現在做的大潮太平靜啊不行的,我們浙江的錢塘潮這個浪是非常大的,要氣勢很大的。』當時他就說,要找一些素材支援一下沙導。總台浙江總站每年都拍錢江大潮,有很多很珍貴的資料,迅速地第二天就提供給我們了,我們拿到這個資料,覺得太棒了!」經過對總台拍攝素材的剪輯製作,就有了現在萬涓成水、奔涌成潮的視覺效果。
超大網幕讓觀眾觸摸風雅「宋」
宋人「風雅處處是平常」。沙導感嘆,宋代的大雅簡直是精緻到了極點。如何讓觀眾觸摸到風雅「宋」?

這一切的實現都基於185米長的巨幅網幕,其高透的「隱身」特質,可以最大程度地配合地屏實現裸眼3D效果,製造出酣暢淋漓的演繹空間。沙導介紹,「我們把宋韻畫作用水墨的方式一筆潑下來,再一筆潑下來,形成了非常唯美的宋畫。再往下走就進入了我們的地屏,地屏裏面有非常清晰的水,加上移動的山,就有人在畫中游,景在身邊動的感覺。」

在科技的助力下,就有了「一點青綠游入水墨山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和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實現了跨時空的合作,藉由舞蹈與科技重繪了一幅當代山水畫卷。
東西方風雅交融,拱宸橋連接古今
萬物互聯,中西互鑒。一支在「接天蓮葉」中翩然起舞的宋韻芭蕾,就完美地詮釋了這一理念。沙導說:「我們說嘗試一下子,在宋韻的環境裏面,跳一段芭蕾。我們想它是一個東西方文化的交融,這個創意出來之後,東西方的那種雅碰到一塊真的是一種1+1>2的感覺。」

中華文化既能融通中外,也能橫跨古今。「宋代建築裏面有一個很著名的代表性建築,叫拱宸橋。岸的左側是古代的杭州,岸的右側是現代的杭州,我們完成了一個古今穿越的對話。」歷史與現代隔橋對望,寄託着古今美好心愿的孔明燈升騰而起,融匯為點點星河流向遠方,在一幅盛世圖中完成了一次千年穿越。
幕後的時日恰應東坡的詩 「美好出艱難」
杭州第19屆亞運會原計劃在2022年舉辦,受疫情影響延期至今。對於創作團隊而言,周期拉長可以做好更充分的準備,而另一方面,變數也隨之增多,帶來更大的挑戰。沙導笑看過往,個中曲折似盤桓在杭州多日的雨霧隨風飄散,一言以蔽之——「痛並快樂着」。
近500場創意會,70多次易稿,最終在2022年年末定稿。一切付出都是為了最終安全、穩定、準確無誤的呈現。在亞運火炬首站接力中,沙導作為火炬手剛好接力到了第19棒,數字19對應了第19屆亞運會,這個巧合是緣分也是好兆頭。當一切就緒,開幕前的沙導心中還有一分忐忑不安。雖然說「水」是杭州的靈魂,可沙導心中念叨的全是「千萬不能下雨,千萬不要下雨」,只盼開幕前的杭州能收回她「山色空濛雨亦奇」的一面,在這一刻只留下「水光瀲灧晴方好」。「不下雨,我們才能保證演出的絕對安全。」
主持人龍洋引用了一句蘇東坡的詩「美好出艱難」,用來形容亞運會開幕式的一路籌備可謂恰如其分。所有艱難,都可以變成美好的鋪墊。開幕式留下的記憶太多、太美,但這只是一曲盛會的前奏,今日亞運的序幕正式拉開,大潮已至,奔涌而來,總台派出的4500餘人工作團隊將助力「潮起亞細亞」。亞運幕後還有哪些精彩的故事?一起弄潮,一起觀察!
(來源:CMG觀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