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作為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公元577年北周攻滅北齊,結束了當時北方近半個世紀的分裂割據局面,也為隋朝日後統一全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9月19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最新考古成果,該院考古工作者日前在陝西洪瀆原發現並發掘了一座北周墓葬。根據出土隨葬遺物和墓誌顯示,該墓葬為北周開國君主宇文覺靜陵,這也是繼北周武帝孝陵之後經過考古發掘的第二座北周帝陵。
出土隨葬遺物146件(組)以陶俑為主
此次發現的北周宇文覺墓葬,位於陝西咸陽市渭城區周陵街道北賀村,墓址所在地洪瀆原,是北朝至隋唐時期高等級墓葬的集中分布地。該陵墓周邊亦分布了大量的北周皇族和貴族墓葬,東約1千米為宇文覺之父宇文泰第八子譙孝王宇文儉墓,東北約7.8千米為宇文覺同父異母弟、北周武帝宇文邕孝陵,西北約3.5千米為北周重臣豆盧恩家族墓地。
根據墓葬現場發掘表明,墓葬地表原有圍溝,並呈南北向長方形。圍溝南部中間一段向南凸出,南北長147,東西寬105米,溝內僅一座墓葬,居於中部偏北的位置。墓葬坐北向南,為斜坡墓道帶四個天井的單室土洞墓,南北水平總長56.84米,墓室底距現地表深10米,系北周時期中型墓葬。該墓曾被盜擾,現出土隨葬遺物146件(組),集中分布在墓室東南部,以各類陶俑為主,與西魏、北周墓葬出土陶俑形制基本一致,皆為矮小的半模俑。
墓誌文內容證明墓主人正是宇文覺
宇文覺墓葬墓誌置於墓室入口東側,墓誌蓋為盝頂方形,素面無字。據介紹,盝頂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頂部有四個正脊圍成為平頂,下接廡殿頂。中國古代的墓誌因魏晉時期的禁碑令而產生,早期墓誌形制不定,北朝以後逐漸定形為以正方形誌石與覆鬥形志蓋相結合的盝頂盒式墓誌。
墓誌則為方形素面,正面楷書「周故略陽公宇文覺墓二年十月壬申」15字,並以硃砂描紅。據《周書·孝閔帝紀》記載,宇文覺為宇文泰嫡子,九歲獲封略陽郡公,周元年(公元557年)正月即天王位,十月被害駕崩。北周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周武帝誅殺權臣宇文護後,追謚宇文覺為孝閔皇帝,陵曰靜陵。本次發掘根據墓誌文內容可確定,墓主正是北周開國君主孝閔帝宇文覺(公元542年—557年),周二年(公元558年)他以「略陽公」的身份被安葬,該墓也正是史書上記載的北周靜陵。
靜陵考古發現意義重大補充北朝史史料
據了解,宇文覺雖為北周開國君主,但實際上是權臣宇文護(宇文覺堂兄)擁立的傀儡。他生性剛毅果敢,即位後多次減賦減刑,同時對於宇文護專政感到相當不滿,為了親自執政而與宇文護發生衝突。因而不到一年便被迫遜位並被貶為略陽公幽禁。不久之後又遭宇文護殺害,年僅十六歲。
考古專家表示,北周宇文覺靜陵考古發現意義重大。首先,墓葬圍溝的發現,可進一步明確北周帝陵與北周高等級大墓一樣具有地面結構。其次,宇文覺以「略陽公」身份下葬,為北周開國時期政治鬥爭提供實物證據,補充了北朝史史料。最後,靜陵位置的確定,也為北周其餘三座帝陵分布提供了重要指示信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