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光明區

(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在廣東堅持製造業當家的新征程上,從「製造業起家」的深圳市光明區,正在闖出一條具有光明科學城特色的「製造業當家」之路,爭當全市製造業新一輪跨越發展排頭兵。

在深圳市光明區,一批先進制造業龍頭企業正在拉動相關產業集群加速崛起,堅持製造業當家的戰略布局,收穫了豐厚回報。其中,聯想全球「母本工廠」落地,總投資額超20億元(人民幣,下同),年產能超1600萬台;華星光電T6、T7項目相繼投產,產能聯合優化升級後每月產能達22.5萬片;貝特瑞4萬噸硅基負極材料擴建、智能傳感器中試線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截至2023年8月底,共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986家,各級專精特新企業742家,其中「小巨人」32家。

光明區明確了8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重點發展方向。受欣旺達、華星光電、聯想、貝特瑞等龍頭企業帶動,光明區重點產業集群呈良好發展態勢。2022年,光明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突破760億元,占GDP比重53%以上。2023年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占GDP比重已超六成。

2022年,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規模突破700億元,新材料、高端醫療器械、智能傳感器產業規模分別向500億元、300億元、100億元邁進。2023年上半年,安全節能環保、高端醫療器械等產業集群產值增速均超10%。

光明區將持續推動超高清視頻顯示、新材料兩個集群躍升為1000億級集群,高端醫療器械產業成長為500億級集群,智能傳感器產業快速成長為100億級集群,並打造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

推動工業上樓 保障產業集聚

鑫辰新材料中試產業化基地是光明區去年投入使用的專業園區,佔地面積約96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為44480萬平方米,已入駐了16家企業,入駐率100%。除了樓層高、荷載能力強,園區還配置了污水處理站(處理量50噸/日)、集中廢氣處理環保設施,可以處理酸性、鹼性、粉塵、有機四種廢氣,每種廢氣每小時處理能力為10萬立方米。

工業上樓、專業化、集聚化是近年來光明區產業空間的發展趨勢。作為全市重要的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光明區舉全區之力推動「工業上樓」項目建設,每年將供應不少於200萬平方米工業廠房。目前,已明確分兩批打造21個「工業上樓」項目,總用地面積約14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超570萬平方米,建成後預計可提供工業廠房面積超410萬平方米。

由點及面,一個個專業園區背後是更大手筆的產業空間規劃布局。光明區工業區塊線劃定總規模為31.8平方公里。已列入市較大面積產業空間整備片區規模達22.8平方公里,位居全市之首。沿着西南產業直角帶,高標準規劃打造鳳凰、馬田、玉塘、公明四大先進制造業園區,四大園區總規劃用地面積37.7平方公里,未來將供給555萬平方米產業用地。

值得一提的是,光明區還在6個街道各布局一個平方公里級的新型產業社區,旨在打造產業全要素與城市建設協同發展的新型產業集聚區。同時,光明區在做好空間保障中引商留商。今年以來,陸續收集解決89家轄區優質企業產業用房需求,在服務企業中陸續引進轄區龍頭企業上下游企業超30家。

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場景也清晰呈現在光明區製造業發展中。有專項政策的扶持,光明區已出台的高清視頻顯示、新材料等5大產業集群政策,重點從全產業鏈優質企業落戶、重大科技創新研發轉化、專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培育發展創新企業、營造產業生態環境等方面給予更大力度專項支持。

近期,光明區又重磅出台《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對夯實製造業發展基礎、加快製造業創新升級、加速製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制造業企業成長登峰等7個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單項政策最高獎勵5000萬元。疊加前期光明區陸續出台的「8+5」產業政策和「1151」產業空間政策,已形成支持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的政策體系。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