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在禮賓府與出席第八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國資委及央企領導見面。 政府新聞處

(香港文匯報記者 蔡競文)由特區政府及貿發局合辦的第八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今起一連兩日在會展中心舉行,匯聚逾 90 位「一帶一路」沿線及相關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官員及商界翹楚共同回顧「一帶一路」倡議過去的經驗,展望未來機遇,藉着「五通」促進相關國家的共同發展,同時向世界展現香港的獨特優勢。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指出,今屆論壇創下多個歷屆之冠,有近6,000名來自多個國家及地區人士參加,代表團多達100個,將簽署20份合作備忘錄,至少10個國家政府高層代表出席,充分證明國際社會對香港重返國際舞台充滿信心。 

李家超昨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表示,在社會大體回復正常之際,今起一連兩日香港主辦第八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本屆論壇適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也是香港在疫情之後第一次以全實體形式舉辦,意義重大。他鼓勵媒體對這次高峰論壇多加報道,令更多香港市民可以認識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意義和為香港以至全球帶來的機遇。

近6000各地人士與會破紀錄

他表示,本屆論壇將會創下多個歷屆之冠,包括:有近6,000名多個國家及地區的人士登記參加;參加的代表團多達100個;將會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將多達20份;至少10個國家的政府高層代表會出席。這些破紀錄的數字,充分證明國際社會對香港重返國際舞台充滿信心。

特區政府會在本屆論壇全力推動疫情之後復常的「一帶一路」商貿投資,把握機會展示及宣傳香港作為「一帶一路」功能平台和重要節點的功能和角色。本屆論壇亦會聚焦東盟市場,同時着力開拓「一帶一路」其他新興市場的商機,尤其是中東市場。

特首出訪東盟中東 成果顯著

李家超表示,他上任後,外訪了東盟和中東這兩個極具潛力的地區,亦得到成果。以今年二月的中東訪問團為例,已有的實際成果,包括有香港企業為當地提供氫能汽車、氫能加氣站,有企業提供節能環保和城市設計,亦有企業計劃做酒店的合作業務,這些都反映中東蘊含多元化商機。

他指出,這次高峰論壇有三項新安排,包括首次設有「中東專場」,聚焦中東市場新機遇、新發展和新合作;第二,首次設有「金融專章」,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金融服務、創新科技及可持續發展願景;第三,首次設有「青年專章」,推展人文和青年交流。

150青年參加接待推介工作

在青年交流方面,這次論壇有近150位青年會參加,包括獲教育局頒「一帶一路獎學金」的學生,以及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的青年發展委員會YDC青年大使。香港的青年大使更有機會參與論壇的安排工作,向來賓介紹香港可以體驗的商務項目、對接活動等。

李家超昨晚還在禮賓府與來港出席論壇的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及中央企業領導代表團見面。代表團由國資委副主任苟坪率領,超過35家央企領導、超過260人參與。他表示,國資委這次率領來港參與論壇的代表團,陣容超越歷屆。他感謝國資委和各央企對論壇的鼎力支持,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里程碑開啟新篇章。

在禮賓府舉行的交流晚宴上,參加者包括香港政商及專業界別代表;國資委代表團成員;將出席論壇的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雁雄;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國資委副主任苟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肖渭明和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潘雲東等。

峰會流程及重點官員

首設中東專場 開拓新機遇

(香港文匯報記者 蔡競文)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今次「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以「攜手十載 共建共贏」為題,繼續發揮「一帶一路」重要商貿交流平台的角色。本屆論壇更首設「中東專場」,聚焦中東市場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所提供的新機遇、新發展和新合作,以深化兩地合作關係。

商務部國資委發改委高層出席

論壇的開幕環節由行政長官李家超致開幕辭,貿發局主席林建岳博士致歡迎辭。大會同時邀得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雁雄,國家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國資委副主任苟坪及發改委副秘書長肖渭明發表特別致辭,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貿易和一體化部部長 Arman Shakkaliyev 及印尼經濟統籌部長高級特別幕僚 Rizal Affandi Lukman 亦會發表主題演講。

隨後的政策對話環節分為兩部分,以「發掘中東潛力」和「『一帶一路』推動區域合作與發展」為題,聚焦「一帶一路」沿線及相關國家或地區之間的合作,演講嘉賓包括阿聯酋經濟部部長 Abdulla Bin Touq Al Marri、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國際合作部部長 Rania A. Al-Mashat、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長 Péter Szijjártó、越南計劃投資部部長阮志勇及馬來西亞外交部副部長 Mohamad Bin Alamin。

論壇首日將設專題午宴,以「迎接『一帶一路』新時代—韌性與發展」為題,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致歡迎辭及中國國際金融股份首席運營官楚鋼致開幕辭,並由東盟秘書長高金洪發表主題演講。

次日首設「中東專場」,聚焦中東市場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所提供的新機遇、新發展和新合作,以深化兩地合作關係。由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主持,演講嘉賓包括,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阿聯酋Ghassan Aboud Group首席執行官Maher Aboud、埃及投資與自由區管理總局首席執行官Hossam Heiba及巴林Investcorp 企業投資董事總經理-中東和北非地區Walid Majdalani。

設青年專章讓年輕領袖交流

論壇還舉辦全新「金融專章」 ( 專題分組論壇:東盟及中東地區的集資中心—香港)及「青年專章」(專題分組論壇:「一帶一路」為初創企業和年輕商業領袖帶來的機遇)。「金融專章」由金發局副主席馮華健主持,演講嘉賓包括財庫局副局長陳浩濂、瑞銀全球金融市場部中國主管房東明等。「青年專章」由信和集團創新聯席董事楊孟璋主持,演講嘉賓包括芨影科技執行總裁邱和松、The Waste Lab共同創辦人Ceylan Uren等。

香港「五通」策略積極推進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書蘭)香港特區政府一直全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積極以「五通」策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充分利用香港優勢,建立夥伴合作,鞏固香港作為「一帶一路」功能平台和重要節點。

政策溝通方面,特區政府一直與國家相關部委保持緊密的政策溝通和交流,譬如今年6月在香港舉行了「政策溝通交流及能力建設計劃」啟動禮,與11個相關部委20位代表就「一帶一路」建設進行交流和研討,促進政策聯通;今年7月亦與中央10多個部委在北京舉行第六次聯席會議,以便更加深入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先後率團訪問中東及東盟,促成香港與不同企業和機構簽署40多份合作備忘錄和協議,積極拓展新興市場。

促進設施聯通方面,特區政府已與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下不同的民航運輸協議,如塞爾維亞、馬爾他、以色列等,為彼此航空運輸聯繫奠下基礎,設立不同的直航班次,共同編織「空中絲綢之路」網絡。

在推動貿易暢通方面,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享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獨特優勢,享有司法獨立,法制健全,而且香港的普通法制度在國際上得到廣泛認同,能夠作為可以信賴的法律平台,處理各國的貿易糾紛。

善用金融中心地位做好資金融通

資金融通方面,特區政府努力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和功能,讓香港更好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資金籌集平台,亦有助推動有關國家完善金融監管機制,建立高效、順暢的資金融通網絡。

民心相通方面,特區政府一直重視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包括今年已透過青年發展委員會資助了數十個到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活動,有逾千名港青參與;設立「一帶一路獎學金」鼓勵來自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緬甸和蒙古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傑出學生來港升讀大學等。

國家支持香港參與專業服務

(香港文匯報記者 藍松山)過去10年,國家對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作出許多政策上支持,包括簽署《關於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區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在「十四五」規劃中確立香港的「八大中心」定位,以及通過《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協助保全的安排》等,為香港最具優勢的專業服務帶來無限機遇。

商務部與特區政府於2019年9月1日簽署《關於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區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遵循「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原則,特區政府與商務部會充分善用香港和內地各自的優勢推進合作區的高質量發展,鼓勵兩地的企業在合作區投資興業,並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合作區共同建設,拓展國際市場。

積極發揮貿易通道作用

備忘錄亦提到雙方將推動香港和內地企業、商協會、行業組織、中介機構聯合到「一帶一路」國家進行考察、合辦交流會、建立交流平台等。

國家於2021年正式公布「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深化貿易暢通,積極發揮香港重要貿易通道作用。「十四五」規劃又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深化資金融通,積極發揮香港重要的投資通道作用。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經協商,通過《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協助保全的安排》,其後又通過《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補充安排》,實現了涉仲裁保全措施的全流程覆蓋,這在內地與其他法域之間尚屬首次;明確當事人可同時向內地及香港法院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切實暢通執行路徑。內地及香港在仲裁領域的協助機制將進一步優化升級,達成全方位多維度的相互協作。

這是內地及香港首次檢視、修改已生效運行的司法協助安排,標誌着內地及香港民商事司法協助工作從建章立制步入完善優化的新階段,充分證明「一國兩制」優勢,進一步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優質的司法服務和保障,促進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促進內地及香港經濟社會繁榮發展。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