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暴雨對本港造成廣泛影響,上周五全港停課,在各方努力下昨日周一大部分學校復常開課。蓮塘香園圍口岸趕及在昨天上午7時起恢復通關,方便跨境學生正常來港上學,顯示港深兩地政府應變迅速、通報及時,將暴雨的影響減至最低。本周天氣仍不穩定,各方要再接再厲,協調部署應對措施,長期而言則要加快對跨境學生落實「常旅客」過關安排,從機制上便利跨境學童。
今次暴雨突如其來,而且持續時間較長,增加復工復課的困難。不過,在特區政府跨部門合作機制協調下,本港大部分道路已恢復暢通,上班、上學基本正常。在今次暴雨中,全港140所學校有不同程度損壞,至昨日下午僅剩5所仍待善後,暫未能恢復面授。由於蓮塘和文錦渡口岸受暴雨影響需要維修,跨境學童受到的影響尤其大,兩地政府急學生所急,爭分奪秒進行維修工作,蓮塘口岸得以在昨日早上恢復通關功能,令大批居住在深圳東面的跨境學童喜出望外。
從昨日跨境學生上學的情況來看,絕大部分學生都可順利返校,一些學生因文錦渡口岸維修而要轉用其他口岸,在校方和兩地校巴的積極調度下,大多數亦能返校。當務之急,要盡快完成文錦渡口岸餘下的維修工作,令所有學童可以正常過關、往返港深兩地。
根據教育局資料顯示,疫情前2018至2019學年,來往港深兩地上學的跨境學生人數為27,055人,疫情後減少約四成至約16,000人。這些學生每天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上學路上,較容易受到交通、過關等環節的影響,一直是校方和教育界關注的重點。兩地盡可能實施便捷通關措施,是減輕跨境學生不便的治本之策。
澳門和珠海的橫琴口岸,早前啟用「常旅客」通道中的專用學生通道。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前,青茂口岸也推出便利跨境學生通關的快捷查驗專道。澳珠「常旅客」通道,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學生只需要排一次隊、讀一次證,採集一次生物資訊,便可完成兩地檢查,大大提升通關效率,降低候檢時間。
本港和深圳的口岸,雖然也設有跨境學生的專用通道,但過關程序與普通旅客無異。深圳市口岸辦上月發布的《深圳陸路口岸進一步優化通關環境提升通關便利化的若干措施》中,提及將實行「常旅客」計劃,學生、商務人士、其他科技人員等特定人群,只要備案為「常旅客」,通關查驗更便捷。跨境學生每天都要出入境一次,身份穩定,兩地出入境部門應該加快落實「常旅客」計劃,將跨境學生作為「常旅客」的先導計劃,讓學生及家長享受便利過關的好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