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技術分析專家、絲綢之路國際商會澳大利亞代表 戴若·顧比

美國已經不滿足於在中國周邊部署的300多個軍事基地了。最近,美國總統拜登邀請日本和韓國領導人參加戴維營峰會,協同兩國進一步推進其遏制中國的計劃。

美日韓就一項新的安全「協商義務」達成一致,承諾在太平洋地區發生「安全危機」或「威脅」時相互磋商合作。表面上看,這一聲明實屬多此一舉——因為此類磋商機制本已存在,但細細想來,它的背後實際暗藏着一個危險信號:美國正試圖把北約擴展至亞太,使其變成一個全球性網絡,這將對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構成更大威脅。

這三個躁動的國家之所以走到一起,背後的動機是什麼?

先說日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聯手美韓的意願十分強烈,因為日本重新軍事化的願望日益得到美國的撐腰。日本放棄了以防禦為中心的戰略原則,提高了自身的反擊能力,還允許美國在沖繩地區新組建一支「瀕海作戰團」。這一切都被描繪成是為了防禦所謂的「敵國」,但它迴避了一個問題——究竟是誰在蓄意破壞與中國,也就是日本最大貿易夥伴的貿易?顯然,答案肯定不是中國,儘管中國正是戴維營峰會的焦點。

一些日本人擔心,加強安全合作將導致日本與其最大的貿易夥伴陷入「經濟冷戰」。而亞太地區的其他國家則擔心,日本的軍事目標會進一步擴大,或將支持美國攪動台海局勢的企圖。

再說韓國。由於韓國當年拒絕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因此理論上說,朝鮮和韓國至今仍處於戰爭狀態。在這種情況下,韓國當然應該對提供了關鍵軍事支持的駐韓美軍「心存感激」。雖然半島已經休戰了70年,但嚴格來說,局勢依然緊繃。毫無疑問,朝鮮無時無刻不感受到來自美韓軍事襲擊的威脅。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者肆意屠殺朝鮮半島平民,奴役礦山工廠裏的朝鮮工人,對他們施以酷刑。直到今天,韓國和日本之間還存在爭議領土。然而儘管韓國對日本的政治動機和對和平穩定的承諾疑慮重重,但出於對美國軍事支持的依賴,它還是選擇了在戴維營聽從美國的政策指令。

韓國總統尹錫悅宣布,韓國將自行賠償二戰時期被日本殖民者強徵為勞工的韓國受害者。但民意調查顯示,絕大多數韓國人反對這種處理方式,這反映出韓國民眾對日本「維護地區和平」的承諾普遍感到不安。所謂「戴維營峰會促成日韓和解」的說法,完全是迫於美國壓力編造出來的。

最後說美國。戴維營峰會是美國一項更宏大計劃的一部分,在這個計劃裏,美國領導下的盟友將更加直接、更加協調一至地參與到遏制中國的行動中來。具體措施包括破壞貿易路線、經濟制裁和美元武器化等。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美菲新軍事合作協議,以及擴大北約的企圖,都是美國遏制中國政策組合的一部分。

日韓之所以同戴維營峰會政策目標保持一致,其動機建立在這樣一個危險的假設基礎之上:中國將在南海採取某些行動,以某種方式損害全球貿易。但是這個假設有邏輯漏洞:為什麼中國會選擇封鎖其重要的貿易路線?或者為什麼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中有人會寧願犧牲自己的經濟利益,也要封鎖同中國的海上貿易?這些問題都沒有得到合理解釋。而那些與美國為伍,盲目接受「中國威脅論」的國家,顯然已經將其中的漏洞拋之腦後。

當前紛繁複雜的局勢背後,存在不合理之處。面對這一局勢,亞洲和全球南方國家難以做出正確的選擇。中國根本無意在亞太地區或全球南方國家建立廣泛的軍事基地網絡,就更不用說美國周邊地區了。中國的潛艇沒有深入美國沿海水域去搞探測,也沒有在佛羅里達和古巴之間舉行「自由航行」演習,更沒有簽訂類似美國那樣的軍事同盟協議。

這意味着東盟國家和全球南方國家更應該採納以中國為主導的外交和經濟解決方案。外交方面,應支持金磚國家擴員,吸納更多的南方國家加入該機制,支持金磚國家在全球發揮更大的作用。經濟方面,應積極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貿易協定,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加強合作。而「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等中國倡議,正是以上外交和經濟解決方案的核心。

這些中國項目和中國倡議,有許多遭到美國及其盟友的質疑或非議,但它們的確為全球南方和東盟國家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只有經濟繁榮才能給這些地區帶來和平與穩定,只有開放增長的未來經濟才能為全球南方國家賦能,並由此提高其在全球貿易結構中的政治影響力。

而伴隨着這種外交環境的是數字經濟的普及,從而擺脫美元主導地位和美國單方面實施的制裁和貿易封鎖。這才是未來的和平穩定所在,而絕不是狹隘的軍事化。

(作者為國際金融技術分析專家、絲綢之路國際商會澳大利亞代表 戴若·顧比 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