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豪宅大潭紅山半島在世紀暴雨後發生山泥傾瀉,暫時影響3間獨立屋。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表示,初步知道其中72號屋的確有涉及僭建,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重申,任何僭建都有機會影響市民安全,當局一定嚴厲執法。相關僭建引發全城矚目,政府須迅速調查、果斷執法,並要藉此案例,展現治理決心,不讓僭建業主有任何法不責眾的僥倖之心。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證實,第72號屋有僭建或違契情況,至於該屋的僭建是否導致山泥傾瀉、業主是否要為此負責,甯漢豪稱目前首要工作是盡快進行斜坡鞏固以確保安全,稍後再作進一步調查。有專家指出,事件可能涉及「人禍」,懷疑有人擅自開墾山坡,建造泳池及地庫等僭建物,以致增加山坡壓力而出事,並指受影響3間獨立屋要變得安全,須還原山坡及拆除僭建物以減輕山坡壓力,費用恐過千萬元。僭建害己害人,是城市毒瘤,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已表明政府立場,重申若有僭建必會嚴正執法追究到底,下一步政府如何處置此嚴重僭建,廣大市民拭目以待。

按本港法例,凡未經屋宇署事先批准或沒有根據小型工程監管制度的簡化程序而進行的樓宇改動及加建,皆為僭建,屋宇署可根據《建築物條例》發出清拆令,飭令業主清拆有關僭建物或糾正違例工程,且任何人違反《建築物條例》及其附屬規例,可能會被刑事檢控。根據屋宇署數據,僅2020年至2022年3年間,屋宇署每年發出的清拆令介乎約8,200至16,300張,提出檢控的個案每年介乎約2,800至3,600宗,定罪的個案則每年介乎約1,600至2,100宗。本港僭建問題的廣泛及嚴重可見一斑。

不過按審計署的調查,政府在確認舉報至發出清拆令的時間,太過漫長,如2014年僭建舉報達41,146宗,截至2014年10月,在視察後確認涉及「須優先取締」僭建物的舉報個案中,有4,522宗個案在屋宇署進行視察後6個月以上至5年後,仍未發出清拆令。按發展局2018年提交立法會的數據,政府每年清拆的僭建物約26,000個。一方面是大量僭建投訴在政府視察確認後、遲遲不能發出清拆令;另一方面是等待拆除的僭建物仍高達2萬多個,曾有立法會議員表示,本港需100年才能完成處理已累計逾80萬宗僭建個案,這種說法從一個側面反映本港僭建問題日積月累、已接近法不責眾的麻木境況。

此次紅山半島嚴重僭建,市民為之側目,有專業人士指出,從無人機拍攝畫面、對照政府圖則來看,紅山半島涉僭建問題,遠非72號屋一個,對此政府須依法全面清查、嚴厲執法。目前香港已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社會各界期待政府加大打擊僭建問題力度,堅決遏止僭建蔓延,並早日定出治理僭建問題的方案,逐步清除僭建毒瘤、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