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志登與香港管弦樂團音樂會」上海站幾乎座無虛席。(記者張帆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帆)「梵志登與香港管弦樂團音樂會」本周先後在南京和上海上演,這是香港管弦樂團2023/24樂季節目|五十周年金禧誌慶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管弦樂團行政總裁霍品達在接受記者訪問時用了「極好的」(fantastic)一詞來形容他們重返內地的心情。他說,很高興能夠通關之後回到內地演出,不單是他,整個樂團每個人都非常興奮。未來,除了為內地樂迷帶來更多精彩古典音樂作品,香港管弦樂團還將進一步推動與內地院團的交流,包括演出交流,青年音樂人培養和音樂教育等。在結束了華東地區巡演後,他們還將回到大灣區在廣州、深圳等地演出。

奏響門德爾松「浪漫之聲」

「梵志登與香港管弦樂團音樂會」登陸上海,邀請知名小提琴演奏家楊天媧帶來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腿腳受傷的,梵志登「輕傷不下火線」,採用坐立方式指揮演出。(記者張帆 攝)

霍品達介紹,區別於以往香港管弦樂團經常演繹的馬勒、肖斯塔科維奇等思辨性較強的大部交響樂作品,今年選取了門德爾松的經典作品。音樂會上半場先以這位浪漫主義大師的《赫布里底群島》序曲開展,描繪蘇格蘭西海岸的洶湧大海。之後特邀知名小提琴演奏家楊天媧帶來門德爾松代表作《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下半場則以門德爾松受意大利之旅啟發而作的《第四交響曲「意大利」》作結。相信門德爾松編織的明快、華麗且典雅的音樂,亦能讓樂迷感受到由五線譜繪就的綽約且豪邁風景,獲得難忘的視聽享受。

梵志登「輕傷不下火線」

在觀眾的熱情掌聲中,梵志登多次返場謝幕。(記者張帆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演的演出幾乎座無虛席。享譽世界的指揮家梵志登攜手香港管弦樂團,剛一出場就贏得樂迷陣陣掌聲。這也是梵志登擔任香港管弦樂團音樂總監的最後一季。演出開場由香港管弦樂團市場推廣總監胡銘堯主持。他特別介紹,梵志登大師在不久前腿腳受傷,但仍然不願意讓樂迷失望,所以此行特別採用坐立的方式指揮。

雖然無法像以往演出那樣站滿全場演出,但梵志登仍然兢兢業業地多次往返於後台和舞台之間。演出期間,每當演奏到激情澎湃時,他幾乎會忘記自己的傷痛,下意識站立起來,令觀眾感動不已。為了回饋樂迷,當天演出上半場,楊天媧特別帶來了返場曲目巴赫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第2號。下半場的交響曲只有27分鐘,演出者和聆聽者也都意猶未盡,最後又加演了門德爾松13交響曲片段。整場演出結束後已經夜深,樂迷們還在場外排隊等候藝術家簽名互動。

與內地增多互動交流

(左起)香港管弦樂團市場推廣總監胡銘堯、香港管弦樂團行政總裁霍品達、香港管弦樂團行政總監何黎敏怡接受記者訪問。(記者張帆 攝)

胡銘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除了演出,滬港兩地的樂團一直保持着積極互動。從近期來說,香港管弦樂團將參與上海交響樂團最新打造的清唱劇《上海!上海!》演出,並把這部作品帶到香港。香港管弦樂團行政總監何黎敏還特別介紹,上交的余隆總監還將參與香港管弦樂團這一樂季的演出。此外,在該團已經推出的大灣區青年音樂家訓練計劃之外,他們與上交也有交流計劃,上交的藝術家會加入香港的團隊,登陸香港舞台,為樂迷呈現更多精彩。

梵志登把觀眾送上的鮮花轉送給樂團藝術家們。(記者張帆 攝)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巡演也得到了香港特區駐滬辦的支持。特區駐滬辦主任蔡亮全程聆聽了南京和上海的兩場演出。她表示,在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下,香港正全力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未來,駐滬辦會繼續與香港多個首屈一指的文化藝術團體和藝術家合作,大力支持他們在內地舉辦文化交流活動。就在11月,香港中樂團也將來到上海演出。除此之外,未來亦會邀請香港藝壇新秀,鼓勵他們在內地跨界別合作,開拓藝術的無限可能。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