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逸
◆巴桑朗傑(左二)、梓晴(右二)、子琛(左一)接受記者訪問。

參加昨日開放日活動的嘉賓,除了訂閱及關注報社發展的讀者們,也包括了一些職工家屬。本身是藏族同胞的巴桑朗傑,其妻曾在香港文匯報工作多年,他感嘆道,與一般讀者相比,員工家屬更能理解作為一名傳媒工作者背後工作與付出的艱辛。他說,香港文匯報幾代報人在艱苦的條件下,努力把報館建設成如今匯聚影響力與公信力的可信賴媒體,讓品牌的價值深入民心。

巴桑的女兒梓晴·扎西卓瑪就讀於培僑中學,她與培僑小學五年級學生子琛小朋友此時正在一邊交談。梓晴說,走進報社很有親切感,她自己關心時事,也喜歡看生活點滴,「新聞人真的很偉大!」子琛則說,他的爸爸也在香港文匯報工作,媽媽則是詩人,媽媽說她當年的第一首詩歌就是在香港文匯報上發表的;另外,香港文匯報好幾次都有報道培僑小學升國旗等活動,他的同學看了報道都很高興。

支持大力發展新媒體

同為職工家屬的香港青年黃子逸,平日也經常會關注報紙內容,但深入了解文匯報的歷史和發展現狀,這還是第一次。他在報史館聽講解時,不時會拍照記錄下難忘的內容,「(香港)文匯報的版面和內容都做得挺好,聽介紹現在又在大力發展新媒體,在網絡時代這確實是必不可少的發展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