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福建師範大學閩台研究中心主辦的「首屆許地山研究學術會議暨福建閩南文化研究會『許地山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在漳州舉辦。(主辦方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何德花 福州報道)8月18日,首屆許地山研究學術會議在福建漳州舉行。來自海峽兩岸涵蓋文學、史學、宗教、思政、音樂等多學科50餘名許地山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許地山親屬蒞會。會議以許地山研究為主題,旨在促進兩岸同胞暨港澳及海外華人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推動兩岸和平。

許地山生於台灣,長於大陸,留學於歐美,學貫中西,是我國現代傑出的文學家、教育家、著名的愛國學者。1935年,許地山受胡適推薦南下香港,任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任、教授,是本港文教界的一樁大事。在港大期間,許地山主持中文教育改革和新文學創作,成為香港新文化思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地山在港六年,對香港文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香港珠海學院文學及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馮錦榮在會上做主旨發言。(主辦方供圖)

2022年,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許地山研究所成立,旨在整合台灣、香港、新加坡以及福建漳州、福州、廈門等地的研究資源和平台,將散落在大陸、台灣、香港、日本以及東南亞等地的許地山資料進行有序的收集,將許地山研究進行科學有效的聯網,推動《許地山全集》編輯出版工程,並推進以許地山家族研究為中心,展開對台灣從清末起到近現代抗日史跡的探討和研究,為閩台文化交流架起一座融合發展的新橋樑。

參會人員一同參觀了漳州的「許地山文學藝術館」與漳州古城「漳州文學館(含許地山館)」。(主辦方供圖)

此次會議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福建師範大學閩台研究中心舉辦,是福建師範大學閩台研究中心許地山研究所一年來的工作成果匯報會。會上,來自香港珠海學院文學及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馮錦榮教授,從許地山作為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學界研治世界宗教史、比較宗教史的先驅的角度出發,做了《許地山未刊英文著作二題》的主旨報告,分享了香港大學收收藏的許地山研究原始資料,特別是英文類資料,為許地山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研究信息。廈門市台灣研究會副秘書長楊仁飛系統梳理了許地山以及香港在愛國救亡中所發揮的作用和地位。會上還成立了「許地山研究專業委員會」。

據了解,2024年將迎來許地山誕辰130周年,教育部閩台區域研究中心「許地山研究所」將攜手許地山研究專業委員會,與香港大學、中山大學、嶺南大學等多地學者再深入展開研究。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