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港人北上休閒遊玩將增添好去處,繼廣東「十大魅力古樹鄉村」、「十大最美古樹群」之後,廣東將加快建設古樹公園。記者今天(18日)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廣東省古樹名木保護提升行動方案(2023-2035年)》(下稱《行動方案》)印發,明確促進古樹名木與城市鄉村、歷史人文和諧共存,留住綠美廣東鄉愁記憶;到2027年,廣東全省將建成100個「古樹公園」。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廣東現有古樹名木超8.4萬株,其中樹齡500年以上的古樹761株、名木80株。廣東日前已完成對全省一級古樹名木的視頻監控攝像頭安裝,視頻實時監控數據回傳至廣東省林業監測數據管理平台進行展示,實現24小時全天候精準監控和可追溯保護。
粵「十大最美古樹群」60%位於灣區
廣東古樹群資源也豐富、分布廣泛,全省現有古樹群超過910處,群內古樹共計逾2.7萬株。為加大古樹群及群內古樹資源保護,廣東省林業局近年按照「一樹一檔」要求,建立健全古樹名木圖文檔案和電子信息數據庫,推動古樹名木資源動態管理。
在已揭曉的「廣東十大最美古樹群」名單中,珠海唐家灣古樹群、廣州永寧古樹群、東莞清溪古樹群、深圳葵涌古樹群等10個古樹群榜上有名,60%位於灣區。

《行動方案》明確,到2027年,廣東全省古樹名木保護規範化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古樹名木保護牌安裝率、「一樹一檔」落實率、古樹名木管護責任書籤訂率、名木和五百年以上的古樹視頻監控覆蓋率均達100%,全省建成「古樹公園」100個;到2035年,全省古樹名木保護形成完備的管理檔案,管護狀況、視頻監控數據進行實時動態更新。
開展古樹名木資源調查監測
《行動方案》提出六大建設內容,包括建立健全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制度、開展古樹名木資源調查監測、落實古樹名木養護責任、全面加強古樹名木監管、科學開展古樹名木搶救複壯、加強古樹名木的活化利用。
廣東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廣東將進一步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健全古樹名木管理長效機制,完善對古樹名木資源的信息化管理。同時,進一步挖掘古樹名木的生態、文化、旅遊價值,打造古樹名木與人居環境相適應的生態系統,提升城鄉綠色生態品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