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秋北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展示工聯會75周年歷史圖文集。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 工聯會在1963年和香港中華總商會代表一同向內地提出建議,促進了內地開展東深供水工程。圖為東江水供水管道。 資料圖片

【編者按】香港文匯報創刊於1948年。75年來,香港文匯報與香港社會一起發展,並與廣大市民一起見證香港幾十年來經歷的崢嶸歲月。今次「與香港同行75年」專欄,邀得多個同是成立75載的機構代表接受訪問,與讀者一起回顧時代變遷的點點痕跡,自己與香港文匯報的故事,並暢談對社會的服務理念,以及對香港發展的願景。希望廣大讀者繼續與香港文匯報一起攜手同行。

香港工聯會和香港文匯報同在1948年成立,雙方雖屬不同賽道,但一路為建設香港和祖國的共同目標努力。工聯會會長吳秋北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回望了該會過去75年的經歷。他說,一直以來,工聯會的每一個歷史節點,都有香港文匯報的報道和參與。從早年間爭取引東江水到港的為民、惠民行動,到近年共同堅定抵禦反中亂港分子的破壞行為,工聯會和香港文匯報始終一同秉持愛國愛港立場,為香港謀求更好地發展、協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希望雙方日後繼續攜手共進,為香港的美好未來奮鬥。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鄭治祖

吳秋北說,香港從一個小漁村,經歷經濟轉型,再到國家改革開放後蓬勃起飛,工聯會和香港文匯報都參與其中。「報紙的角色是報道有關新聞,報道民眾聲音,而工聯會則代表着社會上基層市民的一部分,大家角色不同,各司其職,攜手共進。而工聯會每一個歷史節點,都是同香港文匯報息息相關,重大的新聞都離不開香港文匯報的報道。」

見證內地開展東深供水工程

他分享道,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工聯會在1963年和香港中華總商會代表一同向內地提出建議,希望引東江水到香港,促進了內地開展東深供水工程。時任工聯會會長陳耀材出席工程落成典禮,自己的父親當時有保留香港文匯報的剪報,這正是一個歷史的見證。

近年,香港經歷了風風雨雨,同樣抱持堅定愛國愛港立場的工聯會與香港文匯報一直是彼此堅強的「戰友」。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反中亂港分子將建制派議員的辦事處當成主要的攻擊目標之一,多名工聯會時任立法會議員的辦事處遭縱火、噴漆,辦公設施等亦被毀壞。面對如此這般惡劣的行為,香港文匯報一直站在正義一方,持續揭露反中亂港分子的惡行,幫助愛國愛港陣營發聲。

旗幟鮮明發表對抗黑暴聲音

吳秋北表示,香港文匯報在這些重大事件當中始終做好及時報道,還刊登了工聯會的譴責、聲明等,協助工聯會向外界釋放正面聲音,從而凝聚群眾,「大家合作無間,旗幟鮮明地發表對抗黑暴的聲音,從而彰顯正義,這些都令我非常感動。」

他表示,工聯會透過香港文匯報的報道,增加了工聯會的社會影響力;工聯會亦通過香港文匯報的報道、評論和分析,掌握社會動向,豐富和調整工作方向。

他說:「時代在進步,工聯會和香港文匯報在同一個時代背景下成立,作為愛國愛港團體一直共同見證香港的成長。工聯會會歌《同心同步》中有句歌詞:『與社會同步,與基層同心,時代裏呼喚這種責任』,其實香港文匯報亦同樣如此,希望這種同步可以愈來愈好,大家攜手共進,繼續為香港的未來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