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受多方原因影響,香港勞動力嚴重短缺,並影響到部分行業發展,香港特區立法會文件顯示香港勞動人口過去5年減少了21.9萬人,企業職位空缺由2021年3月約3.9萬個大增近1倍至2023年3月約7.8萬個,空缺率2.8%見9年新高。香港上市公司審核師協會(PIEAA)昨公布會計界人才短缺調查,顯示30%受訪事務所人手短缺達20%,63%受訪事務所正積極招聘。雖然不少企業大幅加薪搶人,但該會認為吸引人才不能只靠加人工,還要講求work life balance(工作與生活平衡)、性別友好政策,建議企業數碼化及多應用人工智能(AI),以及輸入外勞應對。

PIEAA昨表示,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正面對嚴重人才短缺問題,而年輕從業員或會計學生期望未來的工作能與生活達至平衡。為確保香港能有可持續發展和繁榮的未來,香港需要從多方面着手吸引與挽留會計界人才,包括給予年輕從業員較現實的工作期望,並以更靈活的模式聘請員工、制定性別友好的就業政策,以支持在職父母;將數碼化和人工智能技術引入會計和審計的實踐中,以及建議政府考慮將會計界列入人才清單,以助輸入人才。

年資淺者兩年內或會轉行

相關調查於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期間進行,逾313名會計從業員及學生參與調查。結果顯示,超過30%參與調查的事務所人員短缺達20%,其中63%事務所正積極招募人才。雖然大多參與調查的人士表示會繼續留在業界發展,但資歷較淺者或會在24個月內離開業界。

給予年輕從業員較現實的工作期望

PIEAA主席陳錦榮表示,年輕一代或因工作負擔、工時長及工作環境而不願意加入行業。結果顯示,年輕從業員或會計學生期望未來的工作能與生活達至平衡,職業發展、薪酬、花紅及工時等需合理,並期望能獲得上級支援。61%學生認為工作與生活平衡尤為重要,在「對未來僱主的期望」中排名第一(詳見附表)。他續指,現在是會計師事務所審視其薪酬待遇的好時機,例如可給予年輕從業員較現實的工作期望,並以更靈活的模式聘請員工。

另外,調查亦顯示業內的性別比例較以往有明顯轉變,現時女性的比例更高。陳錦榮認為,為應對這結構性轉變,會計師事務所可考慮制定性別友好的就業政策,以支持在職父母。靈活的工時和遙距工作安排,有助鼓勵作為父母的會計專業人士在業內繼續發展事業。同時,會計師事務所應將數碼化和人工智能技術引入會計和審計的實踐中,以吸引千禧一代投身業界。

籲「搶人才」納會計界別

另一方面,陳錦榮表示,香港專業會計師短缺對行業、專業會計界以至整體的經濟形勢構成重大挑戰,PIEAA呼籲政府立即行動,包括考慮將會計界別列入輸入人才清單。PIEAA認為,透過認識會計行業的持續變化,以及提高對行業機會的了解,才能吸引年輕一代加入會計界,確保香港能有可持續發展和繁榮的未來。

港職位空缺7.78萬個 空運業最飢渴

(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業俊)香港人力短缺情況嚴重,立法會最新《數據透視》文件顯示,香港勞動人口由2018年至2022年間減少21.9萬或6%至約346萬人。受新冠疫情影響,本地人口自2019年中期後累計減少15.3萬人或2.1%;加上人口老化,整體勞動人口參與率由2019年的58.6%下跌至2022年的56.1%。香港疫後復常,惟人力嚴重短缺,私營機構整體空缺由2021年3月約3.93萬個,接近倍增至2023年3月約7.78萬個,令職位空缺率升至2.8%的9年高位。

◆空運業在2023年3月的空缺率最高,達13.3%。 資料圖片

公務員空缺率倍升至9.9%

按行業分析,空運業2023年3月的空缺率最高,達13.3%;其次為院舍照顧服務業(9.1%)、住宿服務業(7.4%)及保健服務業(4.2%)。此外,建造業今年出現1.75萬至2.4萬的人力缺口,而公共小巴/客車行業的缺口則為3,600人。公營機構同樣人力不足,公務員空缺率由2018年3月的4.2%,倍升至今年3月的9.9%。醫院管理局的全職員工流失率,亦由2017-2018年度的9.4%上升至2022-2023年度的12.9%。醫管局最新數字指,過去一年公立醫院流失近3,400名醫生及護士,但同期只聘獲約3,000人。

吸納人才計劃反應良好

文件又指,為解決較高層職位的人力短缺問題,以及鑑於7項輸入人才計劃的獲批人數於過去3年持續偏低,政府最近已採取便利措施優化上述計劃,加強吸納外來人才。此外,政府推出新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容許該等人才無須事先獲得聘任,便可在港逗留最多兩年。文件指相關措施反應良好,2023年的首5個月便已有約4.9萬宗的人才申請獲批,包括在高才通計劃下的2.1萬多宗(佔42.9%)。至於中低層職位方面,補充勞工計劃於2019年至2022年期間的每年輸入勞工人數大幅上升72.6%,達到5,829人,升幅主要見於院舍護理員。今年6月,政府採取「雙軌並行的方法」,包括為院舍服務業、建造業及運輸業推出行業輸入勞工計劃,整體配額為2.7萬個。

港銀狂搶人 新員工薪酬加30%

香港人才嚴重流失,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搶人才」,銀行及保險業界「搶人」情況尤其激烈。據彭博報道,香港的銀行和保險公司鑑於金融人才流失嚴重,加上近期來自內地的業務激增,遂發起「搶人大戰」,新招員工薪酬上漲幅度高達30%。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估計,該行業仍有約4,000個職位空缺。

◆香港金融和科技行業專業人士的薪酬,比競爭對手新加坡的高得多。 資料圖片

內地與香港復常通關後,大批內地客湧入香港開戶以購買理財和保險產品,為銀行和保險業注入巨大活力;其中滙豐、東亞等銀行更延長營業時間,部分分行一周營業七日;5月份時,中銀香港的分行還未營業,客戶已在門口排隊等候。保險業監管局數據顯示,由於跨境人流恢復正常,壓抑多時的需求被釋放,今年首季香港對內地訪客的保險銷售額猛增近27倍。招聘公司指,香港銀行業幾乎每個領域都人手不足。

港分析員年薪較新加坡高48%

香港經濟專家預計,今年香港經濟增速將達4.6%。疫情過後經濟反彈,香港各行業招聘人數激增,失業率接近2.9%的四年低點。畢馬威調查指出,約35%香港金融機構預計今年會增加員工數量。有指剛畢業的大學畢業生也能拿到好幾份入職邀請。

事實上,香港銀行業人才非常搶手,金融和科技行業專業人士的薪酬水平水漲船高,比競爭對手新加坡的高得多。彭博行業研究指出,香港投資銀行分析員(Analyst)年薪約92,080美元,大幅拋離新加坡的分析員年薪約62,204美元達48%。至於香港投資銀行副理(Associate)平均年薪高達122,773美元,對比新加坡副理平均年薪約88,863美元,大大高出38%。

保險經紀公司韋萊韜悅(Willis Towers Watson)在2月和3月的調查也顯示,2023年金融服務業平均薪酬漲幅為4.8%,是所有行業中漲幅最高;招聘公司Michael Page表示,跳槽加薪幅度通常更高,錄用候選人能爭取到20%至30%的漲薪幅度,而過去約在10%至15%。招聘公司Adecco Group稱,上半年空缺職位同比增長逾10%,招到人的時間亦更長。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