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大歌星突然輕生而去,很多人詫異,粉絲們哭泣引發更多人談論。那天有朋友發來信息,我的第一反應居然很平靜:她不是很幸福嗎?人已走了,沒什麼好說。

不如關注對方姐姐所說的抑鬱症,以及患抑鬱症的人。然而,今時今日,由情緒、壓力、悲傷和腦垂腺分泌失調等引致的抑鬱症何其多!這些年,從身邊朋友到社會名人都傳出患過抑鬱症,病徵持續時間不短。記得20年前張國榮因這種疾病跳樓時,很多人不解,也不信:怎麼會呢?

現代社會雖然比以前富裕、進步,但生存壓力大、生活空間小,人際關係更因為激烈競爭而產生疏離、淡漠,這自然容易令人感覺孤獨,情緒無法紓緩,長期壓抑於心,就會影響身心健康;反過來亦然。

關於抑鬱症病徵、起因和治療等等,網上的專業和非專業資料很多,但患者無法自拔而走上絕路仍時有所聞,尤其是一些在別人眼中很風光的名人。哪怕後來披露出承受了多少痛苦或不公,但跟民眾苦難比較,談不上什麼。只是個人走不出心裏的那道坎,一念之差。

我想起十幾年前三聯書店出版的一本書,作者李子玉以過來人身份寫的《憂鬱病,就是這樣》。李子玉(本名李玉瑩)是著名文化學者李歐梵的第二任夫人,她的前夫鄧文正則是一位政治學者,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3人的相識淵源、相處之道一度成為文化小圈子佳話,筆者曾數次受邀到其家作客,感受到3人君子之交淡而有味的情愫。雙李夫婦更將其經歷合著了隨筆集《過平常日子》,被白先勇譽為現代版的《浮生六記》。

根據李子玉書中憶述,她患病十年間,4度嚴重發作,4度自殺不遂。每次病發,行為怪異、狂躁、恐怖,不但自己飽受煎熬乃至自殘,也對身邊人造成傷害。前後兩位丈夫都曾跟她共同度過,其間到處求醫問道,生理心理兼及,更求諸於佛門,加上親人的關懷、開解,個人的自省、反思等等,終於擊退病魔,也換來一段遲來的好姻緣,安度晚年。李子玉的病根顯然跟成長經歷中遭受遺棄留下的陰影,造成個人性格上的偏執;再加上婚姻生活上的不如意等等有關。她在分享患病情況、總結治療經驗的同時,不無勇敢地解剖了自己,這也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很值得一看。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遇到挫折和打擊時,能懂得自嘲、自省,退一步換位思考,向前向遠看,就會發現,很多事真的「輕如鴻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