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生活基金會7月10日在培僑中學禮堂舉辦環境與自然保育基金資助「校園減廢·減費計劃」閉幕禮暨頒獎典禮,共有十一所中小學參加,現場頒發多種獎項,並為各所學校的校園環保大使們頒發了嘉許狀。香港理工大學梅國威在典禮後進行了環保講座。

圖為嘉賓和獲獎者大合照。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擔任環境與自然保育基金資助「校園減廢·減費計劃」閉幕禮主禮嘉賓,他在致辭中表示,今次二十大講到的中國的現代化,其中一樣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一個很要緊的生態概念。香港現在面臨的三大環境問題,分別是碳中和、生物多樣性和資源循環的問題,人類要想在地球上繼續生活下去,我們一定要解決一件事:資源循環。在2035年前香港要停止使用堆填區來處理生活垃圾, 政府計劃在明年4月1日開始垃圾徵費, 在之前社會大眾要做好準備。

圖為香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致辭。

減碳生活發起人、全國政協委員詹洪良在歡迎辭中表示,在此項目中,學校換上了環保署指定的綠色模擬垃圾袋,模擬實施垃圾徵費政策之後的具體場景,同時舉辦了各種環保教育活動,為政府實施垃圾徵費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及操作上的建議作參考,也在環保教育方面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習慣。今後會持續關注環保議題。

圖為減碳生活發起人、全國政協委員詹洪良致歡迎辭。

此次閉幕禮籌備委員會主席、培僑中學校長伍煥傑表示,環保教育需要水滴石穿,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此次項目共招募了近300名校園環保大使,請他們向同學們宣傳政府即將實施的都市固體廢物徵費政策,以及正確的回收物處理方式,相信在潛移默化下,他們會影響到更多的青少年,培養良好的習慣。

圖為謝展寰局長向獲獎學校校長頒獎。

此外,活動還邀請了香港再生資源總商會會長郭晉昇、北京控股有限公司行政部總經理張健及香港理工大學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核心成員梅國威教授擔任主禮嘉賓,為各所學校的校園環保大使們頒發嘉許狀。

圖為主禮嘉賓張健先生為學生代表頒發校園環保大使嘉許狀。
圖為香港理工大學梅國威教授進行環保講座。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