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港車北上」的新措施,截至6月下旬運輸署共收到4,000份申請,但至今僅約440人完成申請並獲發許可證。不少申請「撻Q」的港車車主表示,驗車預約需時、文件繁複,以及填錯交通保險都是常見的「甩轆」原因,期望特區政府可以簡化申請手續,以及增加驗車名額。對不少車主因應保險及驗車問題未能如期出發,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港車北上」涉及車輛通過兩地口岸,故車主申請資料需齊備,驗車及保險方面亦要抓緊時間,特區政府與內地部門有緊密溝通,會就各方意見再做協調,檢視有無改善空間。
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表示,汽車會最初有逾200輛私家車申請「港車北上」,但最終逾100輛申請過程遇到阻滯,未能獲取北上資格,也有不少汽車的申請仍在處理中,最終僅30輛私家車申請獲批。
保單生效日期存誤解
申請不獲批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不少車主對保險生效日期有誤解。李耀培解釋,不少香港車主以為保險生效日期訂於需要使用的日子,後來才發現內地只處理保險已生效的「港車北上」申請,「有香港車主想7月1日出發,所以將保險生效日期設為7月1日,但內地相關部門只會在7月1日之後、保險生效,才處理其申請,導致部分車主的申請未能如期於7月1日獲批。」
驗車不合格是另一個常見的「甩轆」原因,李耀培指出,中檢驗車與香港不同,例如車身多於一種顏色,若沒有在牌簿標明車上各處的顏色,或者車頭玻璃厚度,與牌簿登記不一致,就會被當成驗車不合格,「我哋車主都好無奈,運輸署都出到牌、行到車,原來廣東省唔得,好多(車主)會放棄。」
「抽到名額,都唔一定出發到」
65歲的劉先生是申請「撻Q」的車主。他說,原本打算昨日與親朋好友以「港車北上」計劃到珠海旅遊一日,「我原先打算駕駛古董車北上。」但他由上月10日開始申請俗稱「禁區紙」的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至今仍未收到獲准通知,只好安心等候,「原來申請好花時間,相信要預20幾日先搞到。」於是,他昨日改用掛有兩地跨境車牌的汽車,載朋友到珠海遊玩,「唔超過10個工作天一定趕得切(申請「港車北上」),原來抽到(「港車北上」名額)都唔一定出發得到。」

在內地有逾10年駕駛經驗的許先生滿面笑容,笑稱自己「未出發先興奮」,昨日同樣以兩地跨境牌照北上,「想用『港車北上』的,抽中籤,但申請需時,未能完成香港和內地的審批程序。」他經營服裝設計生意,平常要到內地工作,主要逗留廣州,「『港車北上』方便我在大灣區視察及尋覓商機,期望可以簡化程序,日後成功申請會到內地旅遊及工作會更方便。」

申請程序複雜 等待時間久
有成功申請到「港車北上」的車主亦不禁吐苦水,認為申請程序複雜和申請等待時間很久。原本以為自己趕不及申請的阿奶形容自己為「幸運兒」,在填完申請表後,等待運輸署遞交資料,已經花費了兩個星期的時間。成功申請「港車北上」的鍾先生坦言,「由6月1日起,約花了20日才申請完成。」在上載檔案方面也遇上困難,因為他不太明白內地網頁的操作,感到較難使用。

加購保單防意外 北上整車計清數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本身是中國太平保險(香港)總經理的立法會議員陳沛良透露,太平保險已因應「港車北上」推出130份「等效先認」保單,均為原有客戶「加購」,年期不逾原有保單的話,最長有效期一年,最高保費為1,000港元。他說,內地交強險保額僅20萬元人民幣,且不保障車上乘客,故一般建議客人另購商業保加強保障至500萬元人民幣,但須另繳約1,000元保費。
陳沛良提醒,港人駕車在內地遇交通意外的話,首要聯絡公安,之後必須拍下現場證據,再聯絡保險公司派員求助,若事故較輕微,公安一般會當場判斷責任及解決問題,否則可授權保險公司代處理索償。他亦建議,車主北上前安裝行車紀錄儀,「有證有據,就算『碰瓷黨』都無辦法屈你」。
由於內地汽車美容、維修費用廉宜,故有部分車主已計劃使用「港車北上」後為愛車進行汽車扮靚,甚至改裝,但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提醒,如非必要,駕車北上涉及額外油費,即使內地的汽車美容收費低廉,但計及油費,成本其實相距不大。
他強調,車主北上後想清潔車輛並無問題,但如涉及改裝和維修就要格外小心。「兩地對車輛規格的要求始終有異,加上內地車房提供的零件大多只適用於內地車輛或左軚車,未必適合香港車輛,甚至改裝後不符合香港法例,有可能誤墮法網。」
李耀培說,香港汽車在內地維修或改裝,萬一發生任何意外或事故,車主難以追討,對消費者的保障不足,「其實一來一回,汽油錢及時間都蝕埋,實在無需要刻意北上整車。」
大橋5月雙向車流達疫情前130%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方俊明 珠海報道)港珠澳大橋自2018年開通至今,一直擔任「一橋連三地,大海變通途」的重要角色,隨後雖然受疫情影響車流量大減,但今年2月兩地全面通關後,大橋「追落後」流量大飆升。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昨日表示,5月的平均雙向車流量每日達5,300多架次,大約是疫情前的130%,最高一天達8,500架次,創出單日車流量新高。港珠澳大橋邊檢站表示,「港車北上」通關量將迎來持續快速增長,預計暑假口岸車輛日通關量將突破1萬架次。
中國香港汽車會昨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港車北上啟動禮」,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致辭時表示,「港車北上」計劃開通首一小時已有11架車成功過關,截至昨日上午10時,共有42輛車使用該計劃經大橋進入內地。根據網上預約的數字,預計昨日有超過一百輛車通過「港車北上」到廣東。
林世雄:「用好管好」致力增車輛配額
林世雄還與汽車會一同體驗「港車北上」到珠海。他其後在社交平台發帖表示,對於親身參與「港車北上」,再次近距離欣賞剛獲國際橋樑與結構工程協會簽發「世界傑出結構工程獎」的港珠澳大橋這個偉大工程,感受國家實力,感到十分榮幸。 在經大橋抵埗珠海後,他禮節性拜訪珠海市市長及市領導,其後在珠海華發喜來登酒店觀景台,欣賞珠海市地標「橫琴國際金融中心」及到訪「珠海大劇院」。
港珠澳大橋是一條「同心橋」,聯繫了香港、澳門與珠海,再折射到整個大灣區,「港車北上」疊加發揮港珠澳大橋「一橋連三地」的獨特優勢,帶動內地與港澳之間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快速融合發展。林世雄表示,特區政府會以「用好、管好大橋」為原則,致力增加大橋的粵港及港澳車輛常規配額,以及推行新通行措施,機管局亦正努力在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發展自動化停車場等。
暑假口岸車流料日逾一萬輛次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表示,「港車北上」政策的實施,不僅有助於推動香港和內地實現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贏,更為香港加速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添了重要助力。
港珠澳大橋邊檢站表示,「港車北上」通關量將迎來持續快速增長,預計暑假口岸車輛日通關量將突破一萬輛次。隨着香港居民自駕途經港珠澳大橋前往珠江西岸,香港經濟活動落地珠江西岸、粵西的便利性將極大提高,兩地互動頻繁度將得到大幅提高。香港對於珠江西岸、粵西的經濟帶動作用將由此得以大幅提升,間接改善香港和珠江西岸對廣西北部灣乃至中國西南地區的拉動作用。
保障通關順暢亮點舉措一覽
一.對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跨境客車通行區域的照明、道路、標識指引等通關設施全面維護與完善,購置一批防擁堵硬件設施,設置了通關客車防擁堵應急通道。
二.珠海市口岸局牽頭海關、邊檢、交警、交通、大橋管理局等部門形成了既各負其責,又協同統一的客車通道擁堵防範化解預案。查驗單位制定根據車流情況快速動態調整查驗通道措施。
三.以港珠澳大橋連接線周邊道路為重點,對港澳機動車入珠海後的交通態勢進行分析,全市層面和沿線交警大隊制定勤務方案,包括警力部署、信號燈調控、拖吊車安排、應急措施等。
四.在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部署下,實現轄區內高速公路人工收費車道手動錄入港澳車牌信息功能,並對高速收費站自動識別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完成自動識別港澳單牌車輛功能識別率達95%。
五.統籌建設公共停車場、設置路內停車位、提升停車場港澳車輛識別功能;7月1日起港澳車輛可在包括香山湖公園、海天公園、城市陽台、城市客廳等近60個珠海停車場免費停車一個月。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方俊明
免試換領內地駕照迎高峰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方俊明 珠海報道)隨着「澳車北上」和「港車北上」陸續實施,港澳居民免試換領內地駕駛證迎來業務辦理高峰。珠海交警透露,自今年5月16日起澳門與內地駕駛證實行互認換領,車管所立即將辦理網點由2個增加至6個,共設立8個業務專窗,採取預約辦、延時辦、周末辦等方式。今年以來共受理香港免試換領駕駛證業務2,515宗;5月16日以來,共受理澳門居民免試換領駕駛證業務10,760宗。預計隨着「港車北上」落地,將進一步迎來相關業務高峰。
珠海增設港澳車管服務窗口
作為「港車北上」政策實施後,香港單牌車進入的首個內地城市,珠海多措施做好準備。其中,珠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車輛管理所組建「港澳車輛業務網辦中心」,港珠澳大橋交警大隊也增設了服務窗口,讓港澳居民過關即可辦理車駕管業務。各服務窗口除了能申領臨時入境號牌、換領內地駕駛證外,還能對交通事故和交通違法處理等業務諮詢、受理。
同時,珠海多部門還聯合制定了《港珠澳大橋警務、應急救援及應急交通管理合作框架協議》,明確大橋粵港澳三地治安、交通、消防、醫療衞生管理及救助等應急救援協作事宜,建立健全跨界救援合作、警情信息共享等工作機制。
目前珠海市公安局、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已分別牽頭制定《珠海市港珠澳大橋旅遊安全監管工作方案》、《珠海市港珠澳大橋旅遊綜合監管聯席會議制度》等安全監管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方案、預案11個,推動建立了旅遊市場安全監管和應急聯動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了維護港珠澳大橋旅遊開發秩序的措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