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早前在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禮,紀念五四運動。圖為升旗禮後學生們在金紫荊廣場興奮地揮動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區區旗。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寶峰 北京報道)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首次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共5章38條,主要內容包括關於愛國主義教育的內涵目標、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領導體制和工作原則、內容、部門職責、對象、實施措施、支持保障等。草案提出,國家採取措施開展歷史文化教育和國情教育,增強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對國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廣泛豐富,草案的規定涵蓋思想政治、歷史文化、國家象徵標誌、祖國大好河山、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和國防、英烈和模範人物事跡等各個方面。同時,草案對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出專門規定,並強調應當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結合起來。

突出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兒童教育

草案第八條指出,愛國主義教育應當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結合起來,堅持理性、包容、開放,尊重各國歷史特點和文化傳統,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草案還規定,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加強網絡內容建設,製作、傳播體現愛國主義精神的網絡信息,開發、運用新平台新技術新產品,生動開展網上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關於愛國主義教育的對象,草案在規定面向全體公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突出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和兒童的教育,並對公職人員、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村居民、代表性人士、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等不同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分別作出針對性規定。

草案明確,國家引導和支持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增進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公民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草案強調,國家採取措施開展歷史文化教育和國情教育,增強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對國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家加強與海外僑胞的交流,做好權益保障和服務工作,增進海外僑胞愛國情懷,弘揚愛國傳統。

法工委:以法治保障愛國主義教育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此前表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同心同德、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愛國主義教育。中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要在人民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根據黨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傳部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反覆修改完善,形成了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

「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落實憲法規定,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對於振奮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臧鐵偉表示,將繼續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方式,徵集社會公眾的意見建議,修改完善好法律草案,宣傳闡釋好法律規定,更好地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香港學生早前在香港汕頭社團總會舉辦的「僑批紙短、家國情長——汕頭僑批歷史文化展覽」上了解僑批歷史。 資料圖片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