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香港輪候公屋的時間冗長,平均輪候需時5.3年,不少基層家庭被迫蝸居劏房。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營運的將軍澳3個過渡性房屋項目「賢庭居」、「邑庭居」和「寶庭居」在昨日舉行簡介會,並一連3天接受即場報名,反應熱烈。有獨自撫養女兒的單親媽媽盼能早日入住過渡性房屋,以減輕經濟負擔,同時讓女兒方便就讀中學。有目前一家三口寄人籬下的市民表示,難以負擔高昂的單位租金,身體欠佳亦要上班賺錢應付生活開支,唯有期望獲配入住過渡性房屋解決燃眉之急。

在簡介會現場諮詢申請事宜的廖女士,育有一名21歲女兒和一名12歲兒子。她說,一家輪候公屋已經7年,過去7年曾搬遷7次,現在一家三口寄人籬下,居於朋友家。
「輪候公屋7年,終於捱到見主任有望上樓,誰知剛剛畢業的女兒的工作收入令我們未能通過入息審查,因而前功盡棄。」說到傷心處,廖女士潸然淚下。為支付生活開支和子女的教育費用,她身體不好亦迫不得已須打工賺錢,過去多年都是靠向朋友借錢度日,生活十分痛苦。
「難以負擔香港高昂的租金。現在只希望抽中能夠8月至9月就入伙的過渡性房屋,一家人遷入以解決燃眉之急。」她相信,入住過渡性房屋能解決一家人輪候公屋期間的居住問題。
單親母:若月租降至2000元更好
單親媽媽黃女士獨自養育一名即將升讀中一的女兒,現時居住於深水埗劏房,月租約5,000元,地方狹窄。黃女士表示,她輪候公屋未滿3年,之前申請過渡性房屋曾被拒絕,盼望今次能夠獲配單位。
她說,女兒即將在港島區讀中一,而港島區的過渡性房屋較少,在聽完昨日的簡介後,比較屬意接近港鐵站的過渡性房屋項目,讓女兒出入讀書更方便。
她認為,過渡性房屋的空間會比劏房更大,居住環境舒服不少,租金卻便宜近半,惟她單獨撫養女兒,經濟壓力大,認為若單位月租再降至2,000元更好,省下來的錢可讓給女兒報名參加課外活動或興趣班,或用來支付坐車上班的交通費。
退休長者擬跨區申請
現居於元朗區的75歲李女士說,自己現時租住的單位月租約6,000元,在電視見到宣傳後專門到場了解過渡屋的申請詳情,並即場報名。已退休的她現在完全靠積蓄支付生活開支,而過渡性房屋一人單位租金僅需2,500元較合理,可為她省下不少金錢,因此打算跨區申請,「3個過渡屋的地理位置俱較方便,設計亦十分簡潔,我比較喜歡。」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助理總幹事(管治及服務)周淑琼介紹,該3個過渡房屋項目由昨日起至周日(25日)接受市民的即場報名。中心將開放晚間時段,有意申請者需帶齊身份證明文件、公屋藍卡(如有申請公屋)、最近6個月入息文件和最近6個月資產證明文件,申請費用全免。她指希望在現場社工的協助下,能即時解答相關疑問,方便市民,尤其是對網上申請流程感到困難的長者申請。有需要的家庭除即場報名外,亦可於6月30日中午12時前經網上、電郵、郵寄或親身遞交申請表。
共提供1079伙 租期兩年
「賢庭居」、「邑庭居」和「寶庭居」3個項目共提供1,079個面積由107呎至265呎不等的單位,租金介乎2,500元至5,350元,所有單位均有獨立洗手間、煮食空間、抽氣扇、熱水爐等設備。

該3個項目均鄰近港鐵站,附近有巴士路線往來荃灣、沙田、尖沙咀、旺角、中環等地,還有大型街市和公共休憩設施,生活配套齊備。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助理總幹事周淑琼表示,自開放申請以來,已收到約900份申請,反應熱烈。而該幾個項目都在市區興建,估計有地利優勢,方便居民,相信入住率應該理想。
可酌情續租最多兩年
在簡介會現場,有市民關注到續租的問題。她表示,今次過渡房屋項目與政府的租約為5年,每個申請者的租期為兩年,但可因應情況續租最多兩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