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市面上有不少提供借貸服務的財務公司,為方便財務公司評估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一個名為TE的信貸資料庫收錄18萬名借款人過往及目前的借貸紀錄。但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接獲投訴後展開調查,發現即使未有借款人授權,財務公司只需繳付2元,便可於5天內無限次查閱;資料庫營運商也曾接獲66宗投訴,大部分投訴成立,惟營運商未有嚴懲侵權者,削弱阻嚇力。更有5萬多宗已還款的信貸紀錄保存超過5年, 違反《私隱條例》,公署已向營運商發出執行通知,要求3個月內糾正,否則考慮作出起訴。公署指出,該資料庫「無王管」,既不受行業公會規管,亦不屬金融行業相關法例監管,建議設立發牌機制。

涉事的「TE信貸資料庫」由軟媒科技於2016年1月建立及營運,目的是讓財務公司於批出貸款前評估借款人的借貸紀錄和還款能力,其網頁聲稱有全港最多貸款機構提供信貸資料。
私隱公署在2021年12月收到一名投訴人反映,有8間他不認識的財務公司曾查閱「TE信貸資料庫」內有關他的資料,其中一間財務公司在他不知情及未經同意下,在7天內一共查閱3次,公署隨即展開調查,昨日公布結果。
涉約18萬借款人信貸資料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表示,現時參與該資料庫的財務公司共有約680間,涉及約18萬名借款人的信貸資料。營運商軟媒科技曾回應指,因與財務公司簽訂協議書,假定這些財務公司都會遵守使用目的,亦不會審查這些財務公司是否在有借款人同意及授權書的情況下,查閱借貸人的資料,包括申請貸款詳情、遲還或拖欠情況等。
但公署調查發現投訴人所指的8間財務公司全部不能出示借貸人授權書,部分公司回應稱查詢投訴人資料是因其最近曾查詢貸款、以往曾同意上傳借貸資料至庫內,以及前職員未經公司授權查閱資料庫。營運商並容許財務公司以2元可在5天內無限次查閱同一位借款人的信貸資料、密碼保安程度等。
鍾麗玲說︰「投訴人個案只是『冰山一角』。如果用5天做一個單位,5天後再付2元,又可無限次查閱。換句話說,他可不斷重複,只需2元,無限次查閱借款人資料。『軟媒科技』(營運商)也確認不會審查財務公司,就每位借款人領取的同意或授權。」另外,公署發現資料庫保留約5萬多宗已完成還款逾5年的信貸紀錄,違反《私隱條例》中個人資料保安及保留的規定。
私隱署要求3個月內糾正
私隱專員公署已向營運商「軟媒科技」發出執行通知,要求他們3個月內執行6項指示,包括刪除還款已屆滿5年的信貸資料、檢討財務公司查閱資料庫的次數限制等。如未能完成指示,公署會考慮發出刑事檢控,而因應今次調查結果,公署正考慮對類似的信貸資料庫進行排查。
鍾麗玲認為,該信貸資料庫的營運及管理情況並不理想,「試想一個市民借過一次錢後,在同意下信貸資料被上傳至資料庫,但他不知道自己的資料在庫內,無限次被超過680間公司查閱。」她呼籲使用TE的借款人可用程序查詢報告及相關資料,其他人士亦可向相關財務公司詢問,檢查自己的信貸資料有否被其他不明財務公司查閱。
由於TE信貸資料庫並不是「多家個人信貸資料服務機構(MCRA)模式」下的信貸資料服務機構之一,不受行業公會的規管,亦不受金融行業相關法例規管,公署建議政府對所有信貸資料庫進行規範或監管,包括以法例、法規、指引或發牌制度規管。
【特稿】向一家財仔借錢 多家滋擾攬生意
(香港文匯報記者 廣濟)「我第一次向A財仔借錢後,僅僅過咗兩日,便陸續有唔同財仔B、C、D……打電話來,問我需不需要借錢,叫得出我全名,都唔知佢哋點解會有我電話。最誇張的一段時間,日日都有唔同財仔打畀我。」張先生數年前因經濟困難曾向財務公司借錢,然而自從他第一次借錢起,其他不認識的財務公司也陸續致電上門,部分財仔的貸款計劃更濫收手續費,令他交了不少「學費」。他懷疑是信貸資料庫把其資料披露予其他財仔,呼籲政府監管資料庫。
不同公司電話攻勢 「叫得出我全名」
張先生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憶述,數年前被財仔的電話攻勢吸引借了一筆錢,自此就不斷有財仔電話滋擾,「高峰時,日日都有唔同財務公司打畀我,就算之後我清晒啲數,佢哋仲電話滋擾。」張先生表示,疫情後已還清貸款,也沒有再向財務公司借錢,但電話滋擾仍不斷,「就算把這些電話號碼拉入黑名單,過不了多久又會有新的電話號碼打來,唯有聽到借貸相關字眼後再收線。」
他推測是信貸資料庫將其資料供財務公司共享,「唔同的公司,甚至好多我唔識嘅公司打過來嘅時候,竟然都叫得出我嘅全名,你話係咪資料庫洩漏?」
二線財仔批款易 實際利息逾兩成
香港擁有過千間中小型財仔,自認借貸經驗豐富的張先生表示,不同財務公司又可分為一線、二線甚至三線等。「通常一線財務公司規模較大,有的有銀行背景,批款要求高,需經過壓力測試,利息雖然較高,但借款人要付的就只有本金和分期利息,相對正規。」二線財務公司批款相對容易,無需壓力測試,雖然明面上利息或較低,但卻有一筆20%的手續費要收,「譬如我向某二線借款5,000元,實際上只有4,000元落我袋,1,000元是手續費,但我卻要分12期還5,000元本金,外加利息,共計6,000多元,實際的利息總比例超過兩成。」
近年「電話數」越來越猖狂,他解釋「電話數」,即是透過電話發債,借款人只需要打一通電話,無需簽約便可借款,除提供身份證號碼外無需任何證明文件。正因這些「電話數」批款容易,因此所收的利息相當誇張,「我曾有一次借款3,000元,但實際收款為2,100元,所謂手續費比例高達30%。」
【話你知】TE資料庫不開放予公眾查閱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目前,香港的信貸資料庫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TU)是供銀行及一二線財務公司查閱;另一類是供中小型財務公司查閱,亦即是今次私隱專員公署調查的TE資料庫。

TE資料庫不公開予公眾或借款人查閱,只為會員提供借款人的信貸紀錄。資料包括借款人的申請金額、期數、批核、拒絕、遲還、拖欠、曾交追數、撇賬等,亦會有上述資訊的走勢分析圖,以了解借款人由貸款至今的借款、還款及欠款趨勢。當借款人在其他會員財務公司有異動,包括遲還、拖欠、交追數、撇賬等,系統會向其發出警示。
10個港人常用網購平台 均涉追蹤轉移用戶資料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3年來的新冠疫情令不少市民逐漸習慣網購的消費方式,然而網購同樣會帶來個人資料私隱外洩的風險。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早前檢視了10個港人常用的網購平台,發現全部平台均有追蹤用戶資料,包括位置、瀏覽紀錄等功能,且均表明會將用戶資料轉移至第三方。公署又發現大多數平台都接受用戶透過第三方支付平台進行付款,而有關支付平台會收集生物識別資料,例如面容識別、手指指紋等,建議各網購平台提高追蹤用戶活動的透明度,謹慎使用第三方服務,又呼籲市民點擊前先「停一停、諗一諗」,切勿隨便交出個人資料。
倡以訪客身份網購 免提供過多資料
公署檢視的10個網購平台的私隱設定,包括Baby Kingdom–BKmall(BKmall)、Carousell、eBay、Fortress、HKTVmall、京東、PlayStation App、Price.com.hk香港格價網、Samsung及淘寶,發現以新加坡營運商Carousell,及日本營運商PlayStation整體表現較好,獲4星半評分(5星最高)。香港營運商Fortress及HKTVmall獲4星評分,內地營運商京東和淘寶則獲3星評分。
公署發現市民可以用訪客身份使用的網購平台包括BKmall、eBay、Price.com.hk及Samsung,而大多數平台都接受用戶透過第三方支付平台進行付款,公署留意到有關支付平台需提供額外身份認證選項,京東及淘寶於私隱政策列明會收集生物辨識資料,例如面容識別及手指指紋等。
建議刪除停用賬戶 減資料外洩風險
公署建議各平台允許用戶以訪客身份購物,只收集必須的個人資料,提供使用個人資料於直接促銷的選項,清晰向用戶表達如何追蹤用戶活動及追蹤的目的,並為用戶提供適當的選項,讓他們決定是否願意接受,以及謹慎使用第三方服務,平台應確保第三方服務提供者在私隱保障及資訊安全方面的可靠性。
公署又建議市民在網購時,盡量提供最少量的個人資料,使用可信賴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結賬,注意有關直接促銷的設定,了解平台收集個人資料的目的及使用方式,及檢查預設的私隱和安全設定,刪除非必要的追蹤功能或索取資料的權限,又提醒市民刪除不再使用的賬戶,避免身份被盜用及減低資料外洩風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