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C919大型客機在2017年首飛成功,6年後圓滿執飛首個商業航班。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報道,國產C919大型客機昨日圓滿執飛首個商業航班,引來海外傳媒爭相報道。近年以來,C919客機的研發及試飛一直備受關注,不少外媒形容在兩大巨擘波音與空中巴士壟斷多年的商業航空領域,C919可為中國市場提供新選項,或會為國產客機日後打開國際市場奠定基礎。

美媒《華爾街日報》昨日評論稱,C919商業首飛意味着波音和空中巴士數十年來的「雙巨擘壟斷地位」正迎來挑戰,「儘管這一挑戰規模尚未壯大,卻具有象徵意義。」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亦報道稱:「C919將成為空中巴士A320和波音737等窄體客機的直接競爭對手,用於國內和區域內的國際航班。」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中國商飛C919有望打破空中巴士和波音窄體客機的市場主導地位。

中國市場未來20年需6000架新機

《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未來20年內,中國市場或需要多達6,000架全新的窄體客機,對於研發C919客機的中國商飛公司,其挑戰就是要迅速提高產能,盡可能搶佔市場。相較他國飛機製造商,中國商飛憑藉政府支持、充裕財力和規模較大的國內市場,相信最有機會打破壟斷現狀。英國航空分析公司IBA估值主管約曼斯就解釋,「在起步階段,C919已經配置了許多最先進的技術。」

英國《金融時報》去年底引述航空諮詢公司Cirium預計,在向中國航企交付的所有窄體客機中,C919有望佔據市場份額20%至30%。Cirium高級顧問埃文斯估計未來20年間,將有1,000至1,500架C919飛機交付給中國航企,「C919的中國市場佔比或會高出預期,這取決於該款飛機能否提供可靠服務,維持具有競爭力的成本水平。」

《德國之聲》:中國航空領域里程碑

報道還指出,波音公司預測到2041年,按照客運收益公里數計算,中國境內旅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飛行流量來源,中國各間航企將需要價值近1.5萬億美元(約11.7萬億港元)的新型客機及貨機。考慮到中國市場擴張速度預計遠快於其他地區,波音和空中巴士會將其視作業務重點,不會對C919的挑戰掉以輕心。

《德國之聲》指出,中國尋求在全球飛機製造市場分一杯羹之際,C919首航成功,這是中國數十年來努力在航空領域中與西方對手競爭的一個里程碑。法媒則稱,隨着中國與西方關係惡化,中國第一架具大規模商業潛力的本土噴射客機會減少對外國技術的依賴,為了在關鍵科技方面實現自給自足,中方在國產噴射飛機生產上投入大量資金。

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局勢,或成為C919步入國際市場的催化劑。法新社

德國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津格林認為,現時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中國研發生產商用客機時,不排除要面臨被歐美國家「封殺」,引擎等關鍵零部件及相關技術引進或會受限。

不過對於愈來愈多擔憂受到美國不斷擴大的制裁範圍所波及的國家而言,C919無疑是一款全新選擇,「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局勢,或會成為C919步入國際市場的催化劑。」

歐美「航空霸權」短期內難撼動

國產C919大型客機完成首次商業飛行,現時被波音和空中巴士公司佔據的窄體客機市場,隨之迎來新競爭者。不過分析指出自1950年代起,全球航空市場被兩大巨擘壟斷。國產大型客機作為後來者,要進入國際航空市場還將面臨重重挑戰。

截至目前,除俄羅斯等少數國家外,全球幾乎所有國家的民航飛機全部來自歐美。

全球航空市場被波音及空中巴士公司壟斷。資料圖片

民航技術形成壟斷

波音與空中巴士除佔據絕對市場份額外,也在民航技術上形成壟斷。以飛機核心零部件引擎為例,全球民航客機主要使用渦扇噴氣引擎,其技術幾乎被歐美壟斷,俄羅斯生產的引擎在功率、性價比和安全性上,仍然與歐美存在較大差距。除此之外,波音與空中巴士在飛機設計、材料應用、飛機生產、產業鏈構建、飛機維護售後等方面都有豐富經驗,擁有遍布全球的龐大維護網絡。商用飛機的駕駛艙布局及導航通訊,也都普遍採用歐美標準。加上任何商用飛機要投放國際市場,均需得到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的適航證,這些因素都確定了歐美在國際航空市場的壟斷地位。

商業航空專家認為,C919全面服役,不會短時間改變國際航空市場利潤被歐美壟斷的局面。不過伴隨國產引擎即將投產,加上綜合國力和廣闊國內市場支持,中國日後有望藉完全自主研發的國產商用飛機,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

美謀禁運阻中國起飛 中企「與時間賽跑」

美國等西方國家近年動作頻頻,試圖限制各類高端技術對華出口。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今年初就刊文聲稱,西方國家可用禁運等手段「削弱」中國商用飛機製造業,作為防止中國與俄羅斯聯合反對西方的「有力武器」,打擊中國在經濟、技術和交通方面的雄心。

文章由美國一名匿名航空業專家撰寫,聲稱美國及其盟友已決定在半導體方面與中國「脫鈎」,那麼在商用飛機製造業「斷纜」,將是「合乎邏輯」的下一步。文章指出,航空業是中國基礎設施的關鍵產業,用技術禁運打擊中國的產業發展,雖會短期影響行業巨擘波音的業績和利潤,但相關損失可用國際市場營收彌補,對中國的衝擊明顯更大。

盡快掌握自主可控核心技術

文章還聲稱,若要針對研發國產C919客機的中國商飛公司,可利用其主要母公司在美國所謂「軍事最終用戶(MEU) 」清單這一點。該清單以「風險不可接受」為由,禁止向清單所列企業出口高端技術。考慮到中國目前在全球飛機產業鏈中,主要負責較簡單的設備維護工作,估計被西方國家制裁後,也很難拿出對等的反制措施。

業界專家提醒,該文章雖宣稱中國與西方的航空業「脫鈎」並非不可避免,但仍是執意以不正當方式展開對華競爭。中國企業只有盡快掌握更多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提升國產客機的性能,才能贏得這場「與時間的賽跑」。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