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報販協會主席林長富表示,私煙猖獗令報販蒙受損失。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專題組報道:海關近年已加強力度打擊走私煙,但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私煙集團瞄準香煙申請入口許可證,沒有綁定不同批次香煙的漏洞肆意經營「白牌煙」,蠶食正牌完稅煙生產商的合法權益。有立法會議員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現今的區塊鏈科技進步,建議香港特區政府與合法煙草商加強合作,利用科技識別完稅香煙,例如為不同批次的完稅香煙發出電子「出世紙」方便追蹤來源,並與煙商和鄰近地區強化情報工作,多管齊下打擊「白牌煙」。

香港報販協會主席林長富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解釋,「白牌煙」之所以肆無忌憚湧現香港各區,原因是走私集團看中香煙入口許可證沒有識別不同批次香煙的漏洞,只對其中一小部分香煙申請入口許可證,完稅單據其後淪為「萬能KEY」不斷重用,「當其餘大部分未完稅私煙偷運來港,即使被截查,也能出示該單據蒙混過關,海關亦無實質證據,證明那張單據不屬於該批次香煙,在香港寧縱毋枉的司法制度下,海關都奈佢哋唔何。」

下載煙包警告圖 無須出示許可證

另一個漏洞是香港特區政府的香煙健康警告圖的下載門檻太低。林長富說:「現在無規定煙商必須出示入口許可證,或其他完稅證明才能下載煙包警告圖,所以東南亞地區山寨廠生產香煙後,直接在網上下載圖案進行印製和包裝,市民也無法憑煙包設計分辨真偽。」

香煙每包零售價70多元,過往生產商基於成本效益的考慮,未有投放資源為每條或每包香煙設立獨有編號。不過,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在科技進步下,源頭追蹤的成本已變得低廉。她解釋,區塊鏈就像一個「不可篡改」的「出世紙」,若能要求煙草商對其所生產的每個批次的香煙在區塊鏈上登記,並要求在該批次包裝上印上相應識別碼,這樣生產日期、生產地址、入口日期、批次貨物數量、完稅紀錄等信息都可通過該識別碼讀取,所需成本低,也易於物流管理。

附帶電子「出世紙」後,循走私途徑偷運來港的香煙,由於未在區塊鏈上登記,海關便能執法。葛珮帆補充,若採用區塊鏈技術打擊私煙,香港特區政府必先要立法規定所有入口生產商在區塊鏈登記,基於私煙威脅着合法煙草商的權益,相信煙商樂意配合政府。

倡跨區搜集情報 籲業界提供線索

香港藥學會前會長龐愛蘭贊同香港海關近年打擊私煙的力度,但始終是杯水車薪,建議政府進一步加強對私煙的相關罰則,同時在本地執法方面,建議海關與水警加強合作,以遏制水上走私活動。情報搜集方面,她建議考慮加強跨界、跨地區合作,「由於山寨煙多產自東南亞,建議香港海關與東南亞地區及內地部門加強溝通、交換情報。」

她還指,特區政府可考慮和煙草業界合作,獲取更多私煙線索。

龐愛蘭認為,除加強執法外,公民教育也不可忽視,「吸煙有害健康,政府應加強戒煙宣傳工作,而對於短期內無法戒煙的人士,應向他們強調私煙危害更大,切勿嘗試來歷不明的香煙。」

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指出,世界衞生組織於2008年推出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第15條提及減少及消除煙草製品非法貿易的措施,建議各地政府確保所有煙草製品每盒和單位包裝,以及此類製品的任何外包裝有標誌,以協助執行機關確定煙草製品的來源。

發霉含菌摻農藥 山寨貨更易致癌

香煙本身對人體健康就有長遠的危害,而來歷不明的私煙、冒牌煙或者「白牌煙」,相較主流牌子的正貨香煙,存在更大的健康危害。因為部分私煙山寨廠為降低成本、牟取暴利,無論是原材料,抑或是製造過程都十分簡陋,山寨廠生產的香煙點燃時釋出的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等致癌物質,比正牌煙高數倍,同時私煙還存在細菌、病毒,甚至寄生蟲。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主席湯修齊昨日對香港文匯報表示,「任何煙草都對健康百害而無一利,私煙的安全風險更甚。不僅來源地不明,生產過程也欠缺監管,加上衞生環境和製造成分不明,可能令身體『傷上加傷』。」

山寨煙廠內堆放大量劣質煙草原材料。網上圖片

煙民:食「白牌煙」頭痛喉傷

煙民劉先生向香港文匯報表示,今年加煙稅後為慳錢曾轉食「白牌煙」,但不到一個月已出現頻繁頭痛,他懷疑與「白牌煙」有關,轉食正牌煙後再無頭痛徵狀。

劉先生的體會並非心理作用,香煙本身雖有害,但正牌大廠在生產時亦會嚴格遵循生產及衞生標準,減低有害雜質,然而私煙(包括「白牌煙」)多數由山寨廠生產。香港文匯報記者翻查外國不少報道發現,山寨廠為降低成本採用不符合等級標準的劣質煙葉、霉變煙葉,甚至摻雜其他植物樹葉,如地瓜葉、荷葉等製造煙絲,而這些煙葉大都有農藥超標問題,上述物質混合燃燒後除釋放已知的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外,還會有大量未知的有害成分,對人體的傷害不可估量。

此外,這些劣質煙絲為求賣相討好,製造過程常用工業上色方法,如硫磺熏烤,令煙葉色澤金黃,結果令捲煙中殘留硫磺。香港文匯報記者早前在香港市面買到多包疑似「白牌煙」,都發現捲煙散發陣陣「酸霉」味。而劣質煙絲中殘留硫磺經點燃後會產生二氧化硫,是一種刺激性的氣體,在遇到濕潤的黏膜如眼睛及口、鼻等處,則有可能產生腐蝕性,嚴重危害健康。有私煙用家反映吸食一個月後喉嚨極度不適,有可能是呼吸道黏膜已受損。

製作無衞生標準 有鼠糞蟲卵

除原材料外,山寨廠的生產環境也無衞生標準可言,過往外地有關注機構對劣質香煙進行檢測,在捲煙中發現毛髮,人類及老鼠糞便,甚至寄生蟲卵等,因而其製成品的細菌、病毒嚴重超標,外加其中濫用的工業香精,這些成分或造成吸食者感染細菌、寄生蟲,嚴重者對視覺、生殖系統及大腦神經系統或造成傷害。

山寨煙廠生產環境惡劣,無衞生標準可言。網上圖片

香港有售的正牌完稅香煙,每支煙最高焦油含量一般不超過13mg,但山寨煙缺乏品質控制,部分香煙每支的焦油含量高達30mg至50mg,尼古丁及一氧化碳也超出正牌煙,大大增加致癌風險。

除煙絲製造標準外,濾嘴也極其重要,正規煙廠研發各類濾嘴,雖然未能完全過濾有害物質,但起碼能隔除細菌,然而山寨煙的濾嘴通常就是普通棉芯,根本無法過濾細菌及其他雜質,加劇了吸入有害物質的風險。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