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片港樂粵語啟蒙 一本字典正發音
對於內地「80後」「90後」來說,粵語代表一段青葱歲月。哪怕從未去過粵語地區,他們也喜歡唱兩句「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說幾句「唔係是必要你講嘅,除非你自己想講喇,但係你所講嘅嘢,可能用筆寫低及用嚟做證供嘅」,不過要系統學習「九聲六調」對於北方人而言並非易事。在北京,就有這麼一位「95後」,憑着一口標準流利的粵語在社交平台「出圈」,一本《廣州話正音字典》在手,自製粵語學習視頻,連不少說粵語的年輕人都被圈粉:「看了你的視頻,覺得我是外地人。」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任芳頡、郭瀚林 北京報道 / 圖:香港文匯報北京傳真
25歲的北京小伙馬克西姆憑着一口標準流利的粵語在社交平台「出圈」,還在網上做起了粵語學習視頻,連粵語詞典都在他的普及下全網賣斷貨。很多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國外的網友紛紛留言道:「沒想到粵語被一個老北京人帶火了。」馬克西姆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將粵語推廣到世界各地,感到非常自豪。他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與大灣區的朋友面對面溝通,也會繼續做好粵語學習視頻。
十歲迷上李小龍 模仿港片台詞
理工科背景、從事金融行業的馬克西姆,在我們的鏡頭前即興彈奏了一首《克羅地亞狂想曲》,文藝氣息滿滿。他鍾愛港劇港樂,在他晒出的2022年度心水歌單中,粵語歌曲佔了大半,張國榮的《風繼續吹》、鄭伊健的《心照》、譚詠麟的《遲來的春天》,均列於其中。而馬克西姆最初接觸粵語、學習粵語的契機,正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各種影音作品。
「我最早學粵語是2008年接觸到的一部特別火的電視劇——《李小龍傳奇》,看完就徹底迷上了這位偶像,然後開始在網上搜他的作品。李小龍主演電影大多都是粵語配音,這也讓我領略到了中國語言文化如此博大精深,有這麼多種不同的方言。」在馬克西姆陸續觀看了《精武門》《猛龍過江》等經典電影後,他便決定要學會粵語。
為了入門,他隨後又找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TVB港劇如《讀心神探》等,並模仿香港影視劇台詞和粵語主播發音。學習過程中,馬克西姆漸漸發覺,僅通過看電視劇自學粵語,有些發音無法準確掌握,而粵語發音不標準很容易引起歧義。為了發音標準,他購買了《廣州話正音字典》,對自己當時學到的粵語詞彙或表達進行查證,並糾正發音,這個習慣他一直保持到了現在。
第一次接觸粵語拼音時,馬克西姆說自己「很震驚」:「怎麼拼音還能有那麼多奇怪的組合?」他還發現,普通話只有一個二聲,但粵語有二聲和五聲,它們非常類似。「很多外地人發音時,容易把兩個音混為一談,粵語區本地人聽了第一反應就是不標準。」
「粵語九聲六調,而普通話只有四聲調,發音是外地人學粵語的第一難。」馬克西姆表示,對於初學者來說,要轉變發音方式並不容易。比如,粵語是沒有舌面輕擦音x和捲舌音的,看到「西」「鍾」這種字不能想當然地加這兩種音,這樣就是沒有轉變自己的發音方式。粵語在音調、字音、語法、常用詞、語氣詞、俚語等都有自身用法,需要穩紮穩打逐步攻克。「2018年前後,我就在社交平台通過視頻分享學習粵語的過程,以及一些心得體會。」
視頻播放量破億 收穫百萬粉絲
2021年4月,馬克西姆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發布了一條名為《老北京學粵語》的視頻,視頻中的他熟練運用粵語和北京話,驚呆一眾網友,甚至還有人評論「這比老廣說得都標準」。更讓他沒想到的是,相關內容馬上被轉發到多個平台,很快,全網總播放量就破億,如今他已在抖音、B站、小紅書等平台收穫近百萬粉絲。
「我在視頻裏推薦了自己常用的《廣州話正音字典》,不久網友告訴我說,這本字典全網各大平台都賣斷貨了,我到購物網站上看,確實都變成了無貨狀態,這個真的是太震驚了。」在馬克西姆的社交平台賬號留言區,不少IP地址位於廣東和國外的網友留言道:「沒想到粵語詞典竟然被一個老北京人帶火了。」後來,馬克西姆也嘗試着推廣粵語工具書,比如《現代粵語詞典》等,還有不少外國網友私信他,請教學習粵語的方法。
社交媒體的興起讓馬克西姆在線上結識了不少粵語地區的網友,他們亦會探討家中小孩粵語學習所遇到的困境。有廣東網友在評論區留言:「孩子的普通話越來越好,方言卻越來越不標準,甚至已經不會說了。」「兒子從小粵普混講,爺爺奶奶十分崩潰,有沒有辦法可以糾正孩子發音。」
擁有了一定知名度後,經常有廣東的粵語博主找馬克西姆商討一同拍攝視頻,提升粵語影響力,他也欣然應允。「我印象中第一個合拍的視頻是關於粵語正音正字行動的,我們一起拍攝了線上粵語賽詩會,大家比拚看誰說得好。當時還引用了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對對子的經典橋段,發布後播放量有幾百萬。」
「發表了更多好的粵語作品,就能引發全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更多人的興趣。」馬克西姆說,自己從零開始學習粵語,在教學指導方面有不少優勢,通過新媒體形式推廣粵語學習技巧和傳播粵語地區文化成為他的長期理想和目標。
網友留言
「這比老廣說得都標準。」
「看了你的視頻,覺得我是外地人。」
「沒想到粵語詞典竟然被一個老北京人帶火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