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石華深圳報道)26日,在廣東湛江港寶滿集裝箱碼頭,一批滿載紙製品、小家電等貨物的集裝箱順利辦結通關手續,通過駁船運至深圳蛇口港,搭上國際貨輪發往越南、阿聯酋,標誌着「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的「蛇口-湛江」線路正式開通。
據了解,自2020年「大灣區組合港」模式推行以來,兩年多時間開通的32條航線,已輻射湛江、廣州、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肇慶等9市,累計吞吐量已超40萬標箱,形成更加高效便捷的灣區海上物流大通道。
深圳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林浩宇表示,深圳蛇口港是中國最大的轉運中心之一,是華南地區重要的集散中心和中轉口岸,擁有近200條國際航線,但存在港口腹地和周邊配套不足的問題,而湛江港是西南沿海港口群的主體港,經濟腹地可延伸至雲貴川渝湘等中西部地區,通過「大灣區組合港」模式將打通深圳市、湛江市地域分區對港口物流的限制,以區域港口一體化促進要素快速流動。
在「大灣區組合港」模式下,依託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優化資源配置,蛇口港和湛江港將共享港區代碼,實現港口間信息互聯互通、海關監管互認。出口貨物在湛江港「一站式」完成報關申報、查驗等海關通關手續,通過駁船調撥至深圳蛇口港,直接換裝船出口。全程只需「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有效推動海運物流運輸鏈條順暢銜接,大幅壓縮企業通關時間和成本。
責任編輯:
張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