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廣濟、蕭景源)港島東區、南區、灣仔區、中環等昨日凌晨突然大停電,數以十萬居民摸黑生活45分鐘。其間,街上的交通信號燈暫停運作,火警鐘誤鳴,又發生了67宗困𨋢的事故,消防四出救援被困市民。有受影響居民表示,「起初唔知發生乜嘢事,打去港燈熱線冇人接,消防車出出入入真係好驚。」事隔逾半日,港燈昨日下午公布,停電是因為凌晨進行線路保養維修時有設備故障。有工程師相信,故障觸動電路保護機制,導致「跳掣」,但要近1小時才修復,顯示後備電源未能發揮作用。
昨日零時49分,港燈的供電系統進行線路保養維修期間,有設備發生故障。港島多區隨即出現大停電,主要分布於南區的鴨脷洲及田灣,東區的杏花邨、太古及筲箕灣,灣仔摩理臣山及摩頓台,以至中區薄扶林等一帶受電壓驟降影響而淪為「黑暗之城」。
受影響地區不單街燈及交通燈等公共設施電力中斷外,多幢樓宇亦全幢漆黑一片,相繼有居民被困升降機及火警鐘誤鳴,甚至有醫院有人被困升降機。消防員疲於奔命趕往救緩,幸未有錄得傷亡報告。
居民:港燈熱線無人聽
雖然停電發生在凌晨時分,但受影響市民數以十萬計,其中重災區之一的柴灣杏花邨,有居民抱怨除停電無冷氣要「捱熱」外,連無線網絡亦受影響,無法與外界聯繫,更不知發生咩事。「真係好驚,火燭車車出車入以為係特大火警,最後打去港燈熱線無人聽,打去管理處先知大範圍停電,先無咁驚。」
醫管局發言人表示,事故中沒有病人或服務受影響,強調醫管局轄下各醫院聯網均已制定電力故障緊急應變計劃,包括在公立醫院設有後備電力系統提供緊急電力供應,並會進行演習,以減少因電力故障所帶來的影響。
香港工程師學會電機分部代表勞偉籌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今次事故受影響最嚴重的是港島東區,估計出現故障的電力設備或臨近東區,並觸及到該區供電網絡,引發了電網保護機制,令多條線路同時「跳掣」,港燈南丫島發電廠機組亦短暫受到電壓波動影響。
料發電機組發生故障機會微
「如果是發電機故障,很快就能調查清楚,相信並非發電出現問題。」勞偉籌相信發電機組發生故障的可能性甚微。電力系統分為發電、輸電及用電三部分,在基本排除發電問題後,故障最大可能在輸電部分。
他相信故障使電壓波動,觸動電網保護機制,引起「跳掣」,「『跳掣』是電路的保護機制,通常線路電流過大、超過負荷時便會觸發,以防止嚴重事故,而現代電網系統中都有多重保護機制,送往不同區域的電力都是通過多條線路。」
由於不同區域受到的電壓波動不同,若波動嚴重,所有線路「跳掣」,需要人力檢修才能恢復供電,停電時間較長。若只有小部分線路「跳掣」,餘下正常工作的線路仍可供電,便會出現電力「閃咗一下」就回復正常的現象。
疑後備電力不可靠
香港工程師學會電機分部發言人何永業則認為,保養維修出現故障是否人為仍有待調查,但停電持續近1小時,令人質疑後備電力系統的可靠性,「(供電系統)有兩邊例如A及B供電,有環形供電系統,我想像不了保養維修時,又有備用方案時,仍出現那麼大停電意外。」

機電署要求四周內交報告
針對是次港島部分地區發生的供電事故,香港特區政府昨日表示非常關注。機電署已要求港燈盡快查明事故成因,於四星期內提交詳細報告。
政府發言人表示,機電署根據《電力條例》(第406章 )監管電力公司的運作,以確保本港的電力供應安全可靠,機電署每月就電力公司的設施及營運工作進行巡查,以監察其技術及電力安全表現。機電署一直與電力公司保持緊密溝通,並定期舉行會議,商討供電設施的安全事宜。
專家之言:電網遲遲未升呢 應變提速恐加價
是次港島區大停電,有立法會議員認為與港燈遲遲未完成電網提升有關。有專家認為,要進一步提升電網可靠程度,港燈可由後備線路及應變速度兩方面着手。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强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炎炎夏日將會是用電高峰,「未到高峰期已發生停電事故,港燈是否能維持高效服務?令人懷疑。」
他指出,港燈在6年至8年前已提出要提升電網(包括變電站),但至今仍未完成。他促請港燈盡快交代事件,並在徹底調查事故原因後盡快完成電網提升,以避免同類事故再次發生。
香港工程師學會電機分部代表勞偉籌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兩電的電力供應可靠程度屬全球最高之一,仍會出現不可預計的事故,若要進一步提升電網可靠程度,可由後備線路及應變速度兩方面着手。
他解釋,後備線路愈多,發生故障時全部「跳掣」的機會就愈低;檢修人員愈多、可調配的設備愈多,在故障發生後恢復供電時間就會更短。然而,兩電的利潤管制協議下,人力、設備等成本會轉嫁到用戶,即市民身上,若提升後備線路系統及搶修團隊,無可避免地要加電費。
同時,電力工程人才短缺也是電力公司請人難、成本高的原因之一。由於近年工程系畢業生相對過往搵工較為容易,不同公司都在爭奪人才,電力公司也難請人。
議員:讓人知 就安心
在停電時,很多受影響市民不知道發生何事,有人稱無法打通港燈客戶服務熱線,或打通後只聽到「正盡快安排恢復供電」的錄音。工聯會立法會議員吳秋北表示,他昨日上午一直等待港燈交代停電原因,但到下午港燈才「解畫」,做法不理想。郭偉强表示,停電對街坊影響極大,街坊亦無法即時透過電視新聞了解情況。他認為,政府可透過短訊通知或新聞播報方式通知市民,「居民起碼得個知字,就安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