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王莉)ChatGPT將改變哪些產業?大模型未來發展的挑戰有哪些?人工智能可以為哪些領域帶來變化?日前,由之江實驗室政協委員會客廳與杭州運河文化產業政協委員會客廳、杭州市政協致公黨界別委員工作室共同舉辦的「之江同心·經濟圓桌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行,40餘位各界專家聚焦當下科技新熱點,為厚植科創發展土壤,促進科技自立自強建言獻策。

論壇上,從ChatGTP到光刻機,從人工智能到量子傳感等熱點詞彙頻頻出現。「目前我國的算力落後於美國,而像ChatGPT這樣的應用需要強大的算力支持,這背後也意味隨之而來的高能耗問題。因此,如何通過聚焦光電芯片的發展來為降低能耗提供解決辦法,是在提升算力時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杭州市政協常委、西湖大學工程學院院長程建軍認為,「像ChatGPT這樣的應用出現,必然會對很多產業帶來衝擊和改變。政府應當如何快速調整產業布局或預判發展方向,這一點非常重要。」
「數據、算力和算法是人工智能技術的三大基礎。」之江實驗室科藝融合研究中心主任耿衛東表示,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由專家、用戶和AI共同參與創作的內容生成模式對數據、算力和算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大模型、大用戶、大生態逐步成為人工智能應用的新業態。「大模型技術將顛覆大部分應用,發展速度也會越來越快,並且本地化部署將成為一個很大的市場需求。」西湖大學深度學習實驗室負責人藍振忠圍繞大模型未來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建設人才培養階梯 明確金融支持標準
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人才是關鍵。「要反思國內AI人才培養模式。」杭州市政協委員、杭州運河文化產業政協委員會客廳牽頭委員王其建議,一方面要加快建設專本碩貫通、產教深度協同的職業教育體系,搭建持續性的人才自主培養階梯,另一方面要統籌機制保障,消除人才後顧之憂,鼓勵科研人員厚積薄發。有關專家也表示,要注重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從法律法規上推動科技向善。
「政府可以牽頭明確銀行對於科技創新領域的信貸投放要求。」渤海銀行杭州蕭山支行行長沈肖文從金融支持科技創新角度提出建議,「比如規定創新領域當年投放佔比不低於總投放的20%,低於最低要求則取消該銀行企事業單位招投標資格,高於標準的則予以招投標加分鼓勵。」同時,他也提出可以建立有共性的行業評估標準,支持金融投放以及適度的風險控制,對科技創新領域的不良率可以高於當地平均水平,最高不超過2%。
評論